布萊恩-斯沃斯通(Brain-Swardstorm),年僅三十八歲,演員和製片人出身,但職業生涯並不成功,一係列作品都乏善可陳,卻在轉入經紀人行業之後,大放異彩。
短短數年時間裡,他就成為威廉-莫裡斯最頂尖的經紀人之一,他手裡擁有本-阿弗萊克、馬特-達蒙、凱瑟琳-澤塔瓊斯(Catheria-Jones)等等一線巨星,並且手裡的客戶在去年艾美獎拿下三座獎杯,毫無疑問是目前風頭正勁的人物。
今年開始,布萊恩成為威廉-莫裡斯的高級合夥人之一,儘管暫時不是首席執行官,但他確實負責諸多業務,包括組織合夥人會議。
在按資排輩的威廉-莫裡斯,本來有人認為資曆不深的布萊恩可能迎來爭議與挑戰,但事實上,長袖善舞的布萊恩和其他合夥人關係都處理得不錯。
沒有居高臨下,沒有咄咄逼人,遊刃有餘地周轉在不同勢力之間,布萊恩確實正在扮演“瑞士”的角色,巧妙地將威廉-莫裡斯的高層聯合起來。
時間寶貴,布萊恩也不準備長篇大論,直奔主題。
“這是誰的客戶?”
布萊恩舉起一張照片,環顧全場,展示給大家看;但切入速度太快,會議室裡的老油條們依舊在忙碌自己的事情,注意力沒有立刻集中,反應略顯散漫。
布萊恩也不意外——
好萊塢的經紀人行業是這樣一回事,演員往往跟隨經紀人不跟隨經紀公司,這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如果布萊恩現在跳槽前往其他經紀公司,他手裡的演員不出意外應該會跟著他一起跳槽。
這給予經紀人巨大的權力,他們和公司的關係也就比較微妙。
當然,也有例外,除了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為了和馬丁-斯科塞斯合作而不斷更換經紀人的異類之外,也有演員不滿意自己的經紀人而切換公司。
最著名例子的莫過於哈莉-貝瑞(Halle-Berry),她原本隸屬於創新經紀公司,也是在這裡,他們幫助哈莉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小金人;但2003年登頂奧斯卡後,哈莉並不滿意公司的態度和規劃,於是在2005年跳槽到了威廉-莫裡斯,不帶經紀人。
後來,哈莉在威廉-莫裡斯待了十餘年後又重新回到創新藝術家,希望能夠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簡而言之,經紀人、經紀公司、演員之間的關係沒有那麼簡單。
眼前這些經紀人全部都是手握強大資源的厲害人物,布萊恩必須拋出重磅才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布萊恩並不慌張,他將照片放在桌麵上,示意眾人傳閱,話語沒有停頓,切入這個臨時會議的重點。
“這次‘蜘蛛俠’的選角,應該是我們扭轉局麵的機會。”
“索尼哥倫比亞方麵沒有局限在任何一家經紀公司挑選演員,山姆-雷米願意開放一切可能性。”
“我們都知道創新藝術家肯定會傾儘全力抓住機會,但我希望我們能夠抓住,因為我打聽到的消息,索尼哥倫比亞準備拍續集,他們非常有決心。”
三言兩語,一下就抓住眾人的注意力,視線全部集中。
不需要布萊恩解釋,在座的老資格們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當前的電影市場,續集電影滿地走,並沒有什麼稀奇,但現在是2000年,並不流行續集電影一起打包製作,往往是走一步算一步。
未來,一個項目立項,在最初就策劃三部曲的規格,三部電影形成一個係列,甚至從創作層麵完成三部曲的布局,這主要還是得益於“漫威宇宙”的聯動。
現在,則不然。拍攝一部電影,那就是一個項目,甚至不一定會在電影結束的時候留下尾巴埋下續集伏筆,隻有當電影票房大爆,才會安排續集。
而且,導演也不熱衷於拍攝續集,最典型的就是“異形”係列,口碑和票房雙線飄紅,但三部電影三位導演,彼此之間的聯係也非常薄弱。
但是!
布萊恩卻說,索尼哥倫比亞在籌備階段就打算拍攝續集,這確實是重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