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全心全意沉浸在表演和練習之中的時候,專注自己、專注旋律/角色,排除乾擾,才能夠呈現完美。
一點一點地,他們開始討論、開始磨合、開始練習,渾然忘我,暫時將人群遺忘,把街頭演變為練習室,那份專注和投入反而散發出不同魅力,哪怕他們還是不太熟練,居然也有人陸陸續續停下腳步。
人數,並不多,也許是好奇樂隊彩排的幕後花絮,也許是因為不經意間捕捉到的旋律格外悅耳動聽,也許是因為樂隊渾然忘我的練習無心插柳地散發出不同色彩,但終究,圍觀的群眾慢慢增加起來。
和“公主日記”裡朋克搖滾樂隊稍稍不同,今天安森想著,巧妙利用大提琴的存在,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樂隊,依舊是樂隊,但不局限於搖滾,一點點流行、一點點鄉村、一點點搖滾,再加上一點點複古。
在二十年以後,音樂類型之間的界線越來越薄弱,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雜糅碰撞出全新的聽覺衝擊,在音樂藝術創作進入瓶頸之後帶來全新可能。
有的音樂因為歌詞的詩意而出彩,有些音樂則完全因為節奏搶走全部注意力,有些音樂又因為旋律的動聽打動心房。
在安森看來,他們需要巧妙利用大提琴,卻必須打破普羅大眾對大提琴的刻板印象,所以他們應該以大提琴為主角,卻應該嘗試以節奏以鼓點來抓住耳朵,於是,腦海裡產生一種全新的音樂製作靈感。
在這一刻,暫時放下必須成功的壓力,暫時放下改變曆史的夢想,暫時放下現實生活無數不在的焦慮,僅僅隻是專注音樂,一次冒險一次嘗試也是一次玩樂,重溫音樂最初帶給自己的快樂,回歸初心。
正如安森所說,如果他們真的準備放棄,但至少可以在放棄之前,給自己一次卸下包袱儘情享受的機會。
反正,這就是句號了,不是嗎?
磕磕碰碰地、跌跌撞撞地,笑容居然重新爬上嘴角,專注的眼神和沉浸的思緒,完全沒有注意到周圍的變化。
一直到某個時刻,康納長長吐出一口氣,視線餘光看到周圍的人群——
粗粗一看就至少有三十人。
三十人,不算多,但他們街頭演出兩年,除了最開始因為有人好奇大提琴停下腳步看過更多人之外,就再也沒有看過如此景象了。
康納的心臟差點就要跳出來。
“上帝!”
康納驚呼了一聲,然後莉莉和邁爾斯也跟著注意到了,表情馬上僵硬起來,再也沒有剛剛的專注和放鬆。
壓力,撲麵而來。
安森也注意到了,轉頭環顧一周。
他也有些緊張。
儘管在“公主日記”裡表演過,儘管原主記憶裡也表演過,但對他來說,街頭演出依舊是完全陌生的嘗試。
安森輕輕吐出一口氣,還記得嗎,他準備抓住生命的每一時刻,好好享受這來之不易的第二次人生。
“嘿,夥計們。”
安森開口說道。
“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成功或者失敗,因為你們已經失敗,你們已經準備放棄,這就是最後的狂歡。”
“我們應該牢牢把握當下,儘情享受音樂。在最開始的時候,這才是讓你們產生夢想並且踏上這條旅程的原因。”
“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孤獨。
莉莉吞咽一口唾沫,有些不確定,“可是,我們才練習多久,萬一出錯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