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收回視線,看向安森,滿臉認真,“比格犬記得常常散步。”
安森:???
克裡斯滕:???
空氣,微微有些安靜,頭頂上有一排烏鴉飛過。
安森,“導演,你剛剛是開了一個玩笑嗎?”
山姆麵無表情,一副“我聽不懂你在胡說八道什麼”的模樣,也沒有回應安森,自顧自地往下說。
“剛剛這場戲,並不完美,但我很喜歡。”
坐在監視器後麵,山姆能夠掌控全局,他清楚地知道這一次拍攝出現一係列紕漏,顯然不算完美。
比如背景音的細節。
按道理來說,這是拍攝之前就應該提前考量的部分;但偶爾,根據拍攝現場的狀況來調整細節也是可以的。
不管如何,這就是他們需要在工作過程中處理的事情。
安森也沒有再開玩笑,舉手承認錯誤,“我剛剛踢了椅子腿一下。”
克裡斯滕滿臉錯愕,“什麼?什麼時候發生的事,為什麼我全然沒有發現?哦,所以我拍打你的時候,你才順勢倒下去嗎?導演,抱歉,那一幕,我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如此用力,情況脫離了掌控。”
山姆露出一個了然的表情,嘴角放鬆地輕輕一揚,“不,你們處理得很好,拍攝過程裡並沒有穿幫。”
“事實上,我喜歡這些片場意外狀況,擺脫劇本乃至於導演的束縛,由演員根據自己的理解為角色和劇情注入能量,這樣製作出來的電影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那些意外狀況本身,就是演員對劇情的一種理解。”
話匣子打開,山姆也變得滔滔不絕起來。
“比如彼得不小心撞到椅子腿卻假裝沒有發生狀況的那一幕,表演和心境結合在一起,戲裡和戲外咬合在一起,儘管是意外,但這恰恰體現了彼得的心情。”
“突然得知瑪麗-簡愛上另一個人,又荒唐又震驚,又錯愕又失落,刹那間腦海裡就有千千萬萬的思緒。”
“他用儘全身的力氣控製住自己,避免泄漏任何慌亂,唯恐這樣就暴露自己的真情實感,被瑪麗-簡看破。”
“所以,那樣的狀態反而錦上添花,成為一個加分點。”
聽著聽著,安森有些糊塗了,但沒有關係不懂就問,“導演,你的意思是,我們接下來拍攝的時候,你希望我繼續撞椅子腿嗎?”
山姆自己也一愣,下意識地否認,“不,意外所帶來的效果就好像靈光一閃,那是角色由內而外自然流淌出來的,在那一刻,你真正進入了彼得-帕克的角色,但如果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刻意安排撞椅子腿,表演就無法捕捉那種微妙的沉浸感了。”
這,就是所謂的方法派演技。
完完全全進入角色,演員和角色不分彼此地融為一體,把那些台詞那些行動那些性格棱角全部糅進血液裡,表演不再是表演而已,而是由內而外自發性呈現出來的動作,演員就成為那個角色本身。
也許每次表演呈現出來的動作、表情、狀態不同,但本質卻是一樣的,一舉一動都是合理通順的。
甚至脫離劇本脫離片場的一言一行也依舊是角色的眼神。
也就是說,角色已經脫離劇本擁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不再受限於那些台詞,成為一個真實的存在。
對於這樣的演員來說,同一場戲可能有著數十種不同的表演呈現方式,次次不同卻能夠次次發光,真正地將角色拖入現實;卻往往也意味著入戲太深、真假難分,即使拍攝結束也無法離開角色。
不過,這些理論知識對於現在的安森來說還是太陌生,他隻是摸索入門而已,隱約有一些體悟和感受——
但這就是全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