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笑聲之中,凝重而嚴肅的氣氛鬆弛下來,康納也跟著露出笑容。
“還有一部分邀請則是尋找我們的,但是,我們有一個要求,我們需要找到安森。我告訴唱片公司,那首音樂是安森創作的,那個表演的靈魂是安森,顯然,他們不在乎,他們隻是想要抓住熱點而已。”
“他們認為重新找一位主唱重新包裝一下,我們繼續表演這首歌,一樣能夠成功。”
“我不讚同。”
不得不說,安森非常意外。
如果說樂隊和唱片公司的創作理念不契合,導致沒有簽約成功,這是可以預料的,畢竟邁爾斯他們從一開始就是非常非常特彆的一支樂隊,擁有自己的棱角和色彩,他們也希望能夠繼續堅持下去。
但沒有想到,居然是這樣的原因。
短暫地,安森把脫口秀放在一旁,看向康納,眼睛裡流露出些許認真,“其實,你們應該認真考慮一下的。”
康納搖搖頭,“我們嘗試過了,在那之前、在那之後,但我們知道自己缺少的化學反應是什麼。”
這是實話——
即使是“喚醒我”街頭演出結束之後的那一年,他們依靠新鮮的表演吸引一些視線,但始終沒有辦法製造同樣的浪潮。
兜兜轉轉的最後,他們終於明白,樂隊不是簡簡單單幾個人聚集在一起的表演形式,而是一群誌同道合小夥伴聚集在一起才華碰撞之後產生的全新表演形式,任何一個環節不對,結果可能就截然不同。
也許,安森不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但沒有安森,感覺終究還是不一樣。
當然,他們可以和唱片公司簽約,沒有問題;然而結局也不會有太多改變,他們隻是數不勝數獨立樂隊裡看起來有一點特色卻終究缺少靈魂的一員而已。
安森,才是他們得到的根本原因。
康納也不會否認,他們三個有過爭吵有過分歧,他們沒有表述出來的那麼偉大高尚,他們也有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但爭論的最後,終究還是選擇了拒絕。
氣氛,稍稍有些凝重。
在這一刻,“今夜秀”似乎不再是簡單的脫口秀,而是能夠窺探到些許真情實感,名利場光鮮亮麗皮囊底下的些許真實。
掌聲,口哨,歡呼。
攝影棚的觀眾以這樣的方式向康納、莉莉和邁爾斯表示敬意——
哪怕是旁觀者也知道,“拒絕”,並不容易。
凱倫高高舉起雙手,以掌聲示意,她知道康納他們的決定在好萊塢看來是愚蠢而天真的,那些唱片公司根本不會因為他們的堅持而感動,恰恰相反,他們會嘲笑康納等人的堅持是沒有必要的自命清高。
畢竟,這裡是名利場。
但現實生活是這樣一回事,“其他人都這樣做,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並不能成為一件事“正確”的理由,哪怕千千萬萬的人都選擇同流合汙也不會讓妥協、背叛、盲從變得高尚,那些底線和良知終究還是需要有人來堅持。…。。
的確,他們被淘汰了,康納等人沒有因為自己的高尚得到獎賞,音樂夢想就這樣埋葬,但至少他們沒有背叛自己。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能夠和安森碰撞出火花,演奏出“喚醒我”;並且在十五個月以後,完美重現。
在這一刻,掌聲是屬於康納、莉莉、邁爾斯的。
無法控製地,凱倫就熱淚盈眶,一邊鼓掌一邊歡呼,用儘全身力氣表達自己的尊敬。
全場,雷動。
康納輕輕吐出一口氣,看向邁爾斯和莉莉,三個人交換一個視線:
過去流逝的這些歲月,他們曾經爭吵過、埋怨過、後悔過、遺憾過、傷心過,但時過境遷,現在再回首那段時間,他們就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儘管痛苦儘管掙紮,卻堅守住了自己的底線。
攝影棚的氣氛有些微妙,眼看著“今夜秀”就要演變為”奧普拉脫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