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環球影城西側的聲音之城,其實是一間錄音室的名字,象征著洛杉磯七十年代以來最輝煌最美好的音樂夢想。
建立於1969年的聲音之城,在越南戰爭硝煙彌漫的背景之下,寒酸的出身使得它和當時嬉皮士運動崇尚鮮花和自由之美的氣質格格不入,即使當時籍籍無名的歌手也不願意把自己的聲音錄製在那個“臟亂可怕”的地方。
但是,進入七十年代,事情卻發生了變化。
精神樂隊(Spirit)、尼爾-楊(Neing)等等傳奇歌手先後在這裡錄製了傳世經典專輯,聲音之城嶄露頭角,並且受到越來越多矚目。
慢慢地,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名字選擇在這間錄音室錄製專輯,金屬樂隊(Metal)、埃爾頓-約翰(Elton-John)、涅槃樂隊等等音樂人奠定自己崇高地位的專輯全部都是在這裡完成錄製的。
這也使得聲音之城一舉成為洛杉磯最負盛名的錄音棚,無數擁簇都蜂擁而至,前來朝聖。
一直到現在。
九十年代,音樂產業進入鼎盛時期,錄音設備更是日新月異,從磁帶到光碟再到新世紀初進入測試階段的數字音源,短短十年之間世界翻天覆地,這也讓聲音之城的錄音設備慢慢跟不上時代腳步。
在其他更加先進更加新潮的新生代錄音室衝擊之下,再加上亞特蘭大、紐約、西雅圖等等城市的音樂產業蓬勃發展,位於洛杉磯的聲音之城漸漸成為“舊時代”的代名詞。
時代,在變遷。
有些曆史,經過時光的打磨,越來越經典越來越鮮明;但有些曆史,則悄悄地湮滅在時光長河裡。
聲音之城,則屬於後者。
曾經誕生“彆介意(Nevermind)”這樣載入史冊傳世經典作品的錄音棚,現在卻僅僅隻剩下一個空殼,沒有人關係也沒有人在意,象征意義大於實際價值。
但是——
安森為什麼出現在這裡?
哈利緊緊地盯著聲音之城,腦海裡冒出一個瘋狂的想法:
不會吧?
不會吧!
安森。康納。聲音之城。
一係列關鍵詞串聯起來,哈利忍不住打了一個激靈,一股震撼和衝擊宛若洪鐘一般在腦海裡瘋狂激蕩,層層漣漪讓身體無法控製地微微顫抖起來。
所以。
當整個好萊塢在熱議討論“蜘蛛俠”以及曆史記錄瘋狂刷榜的時候,當整個北美密切“蜘蛛俠”和“星球大戰前傳”強強碰撞的時候,風暴中心的主人公卻悄悄躲在一個世外桃源裡……錄製專輯?
不……不會吧?
難怪他們把整個洛杉磯翻過來也找不到安森的蹤影,難怪安森全然沒有隱藏行蹤卻依舊從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消失。
安森,不愧是安森!
當人們的注意力依舊在電影上的時候,他已經邁出下一步,“今夜秀”的登台機會,不僅讓“蜘蛛俠”開花結果,同時也讓樂隊打開局麵。…。。
繼電視、電影、時尚之後,安森繼續朝著音樂邁開腳步。
哇。
哇哦!
意識,一旦打開,哈利就無法控製地瑟瑟發抖起來,這不止是一個獨家而已,更是一個全新認知。
猛地一下,哈利挺直腰杆,記憶裡的細節終於喚醒——
剛剛克裡斯提著一個小包遞給安森,如果說是換洗衣物的話也沒有問題,並且一切細節就都能夠對上了。
左右打量一番,哈利有一個大膽的猜想需要證實:
也許,為了全心全意錄製專輯,安森也意識到媒體的乾擾以及民眾的,所以他沒有選擇回家,而是在聲音之城附近租一個臨時住所,和康納等等樂隊成員居住在這裡,完全專注在音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