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一次冒險(1 / 2)

達倫也是專業人士,不是說風就是雨的業餘吃瓜群眾。

他清楚地知道,選擇安森,對安森、對“大象”都是一次冒險。

對安森來說,目前為止辛辛苦苦建立的青春帥氣形象,正在朝著新任全美夢中情人的方向堅定前行;在這樣的關口,出演一部充滿話題爭議的作品,很有可能讓安森卷入一場輿論風暴。

對“大象”來說,項目本身就承載重壓,一旦采用安森出演,毫無疑問就將吸引整個北美的矚目視線,甚至可能因為安森的存在而模糊焦點,導致電影自身探討的主題模糊化。

從方方麵麵來看,這是一次充滿變數的合作。

而且。

“還有一件事,這部電影製作預算有限。”

“儘管HBO沒有和我說具體數字,我打聽到的情況,預算應該是三百萬美元。考慮到這部電影需要專業團隊負責槍支特效的部分,費用應該下不來,這也意味著,劇組的每一美分都必須用在刀刃上。”

“恐怕片酬數字可能不會太高。”

達倫和安森展開交談的當前,“蜘蛛俠”依舊在熱映,票房節節攀升,但最終票房數字暫時無從得知,儘管如此,安森出演“蜘蛛俠”的片酬底薪是兩百萬美元,這就是一個“大象”劇組不可能支付的價格。

事實上,安森出演“蜘蛛俠”的片酬是兩百萬美元加上3%的票房分紅——

僅限於北美票房超過一億美元的部分。

簽約當時,索尼哥倫比亞認為這是一筆合算的交易,節省開支、投入製作、轉嫁風險,雖然票房分紅是一個大膽舉措,但考慮到已經整整十年沒有任何一部超級英雄電影的北美票房能夠突破一億美元門檻,他們反而認為安森的舉動是和電影劇組共進退,上上下下表示欣賞讚同。

然而!但是!萬萬沒有想到!

居然!

北美六億。北美六億?北美六億!

這下,索尼哥倫比亞徹底下巴脫臼了,驚喜和癲狂之餘,他們才意識到,那一份片酬合同意味著什麼。

最終。

安森依靠“蜘蛛俠”拿下一千五百萬美元的票房分紅,總片酬更是達到匪夷所思的一千七百萬美元。

驚人!駭人!

一飛衝天,一步到位。

儘管沒有進入兩千萬俱樂部,但現在也已經相差無幾,一下就把安森推向金字塔頂端,占據一席之地。

當然,就目前而言,安森也不知道“蜘蛛俠”最終北美票房居然能夠突破六億,這的確稱得上是一項壯舉;但不知道也沒有關係,這並不妨礙安森做出理智而客觀的判斷。

一來,“蜘蛛俠”的總片酬能夠達到如此高度,其實是一個意外,雖然安森還是能夠抓住機會提高身價,但對於僅僅出演兩部電影的安森來說,現在就開出一千五百萬美元片酬的話,是難以找到項目的。…。。

對此,埃德加也保持清醒頭腦,他認為他們現在開出的片酬應該是一千萬美元級彆,這是最為恰當的:

如果更低的話,可以考慮票房分紅;如果更高的話,估計製片人無法下決心。

二來,商業類型電影和獨立藝術電影是兩個體係,片酬自然不能混為一談,應該羅列出來單獨考量。

其實,在安森看來,這些事情都不重要,至少沒有那麼重要——

爭議,本身就代表一種討論一種思考。

有些電影,純粹就是一種娛樂,沒有思考也無關緊要;但有些電影,從製作開始就是一種思考一種反思,它能夠引起爭議引起引起討論才是電影的初衷。

至少比那些絮絮叨叨說了一堆東西卻沒有探討任何問題更加無法解決問題的心靈雞湯要好得太多太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