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蝴蝶效應”正式開機。
一般來說,劇組的第一場戲往往選擇簡單輕鬆的戲份,輕輕鬆鬆地一遍過,討一個彩頭,寓意開門紅。
包括格斯拍攝“大象”的時候也不例外。
然而。
麥基和埃裡克兩位菜鳥導演偏偏不按常理出牌,第一場戲就選擇了超高難度的戲份,而且還是關鍵戲份。
電影裡,埃文從小就一直有短暫記憶缺失的毛病,他常常記不住某些片段,自己就在那裡但記憶卻是一片空白。
比如,埃文記得自己七歲的時候,凱勒的爸爸買了一台攝像機,他記得他讓自己和凱勒到攝像機前麵,並且脫掉上衣,說是讓他們拍攝一段錄像。
但後麵的事情,他就不記得了。
埃文找到凱勒,小心翼翼地試探那個下午發生了什麼;卻萬萬沒有想到,凱勒回避那個午後的事情,陷入瘋狂失去控製,淚灑當場,並且在回去之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件事,狠狠衝擊了埃文。
也就是這個轉折,埃文第一次利用日記本回到過去,重新回到七歲的那個午後,以自己的方式阻止了凱勒的父親——
那個下午,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然後。
等埃文重新蘇醒回到當前時間線,蝴蝶效應發生了作用。
凱勒沒有童年陰影,她沒有喪失愛人和信任的能力,並且和埃文走到了一起,青梅竹馬相親相愛地攜手進入大學,按部就班地開啟全新的幸福生活。
一切,美好得如同童話。
埃文又困惑又迷茫,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相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也不確定幸福什麼時候就會走指縫間溜走,更不確定自己是否正在夢境裡。
但同時,哪怕隻是一個夢境,埃文也想要牢牢抓住,再幸福一會兒,就再幸福一小會兒,即使是偷來的幸福也想要小心翼翼地貪戀片刻。
事實上,埃文的不詳預感是正確的——
因為埃文的阻止和乾擾,凱勒的父親沒有傷害她,於是把所有怒火全部宣泄在凱勒的弟弟湯米身上,這讓湯米變得偏執扭曲起來。
得知埃文和凱勒在一起之後,湯米最後的依靠也離開了他,於是他抓起棒球棍,朝著埃文衝了過去,最後釀造了一場悲劇。
當然,埃文沒有辦法預測未來,他不知道危險正在靠近。
視線,重新回到劇組。
眼前即將拍攝的,就是這個時間線裡重要的一場親密戲。
埃文修改過去之後回到現在的時間線,經曆早晨的混亂、一天的碰撞和陸續的摸索,當夜幕降臨之際,埃文終於找到些許真實感:
他,擁有了幸福。
凱勒就在自己的懷抱裡,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但同時,那種患得患失朝不保夕的情緒又始終揮之不去,以至於他不得不如同走鋼絲繩索一般小心謹慎。…。。
第一場戲,就發生在床鋪之上,當兩個人結束一次炒飯。
準確來說,這場戲在電影中段,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安森完全不知道埃裡克和麥基為什麼要把這場戲提前,並且作為整部電影開機的第一場戲——
難度,在於埃文的心態,那種時時刻刻擔心眼前一切隻是鏡中花水中月的忐忑與緊張,顯然是具有層次的,不僅僅是擔憂或者恐懼而已,還有更深層次的謹慎與徘徊。
前世,阿什頓-庫徹就把這場戲簡單處理為偶像劇,一個大男孩重新找回心愛玩偶的喜悅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