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北美而已。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洋洲到南美洲乃至於非洲,安森的臉孔和名字正在以鋪天蓋地的姿態全麵占據視線。
崛起!
登頂!
一時之間難以分辨,到底是正在崛起還是已經登頂,唯一能夠肯定的就是,安森的勢頭還在持續攀升。
“人物”封麵,僅僅隻是一個縮影而已。
毫無疑問,2002年就是屬於安森的一年。
當然,這隻是安森的部分,當人們回歸過去一年的時候,當人們瀏覽北美和全球年終票房排行榜的時候,還有其他亮點。
全球年終票房榜單裡,最大驚喜不是“貓鼠遊戲”也不是“我盛大的希臘婚禮”,而是來自前十榜單邊緣之外。
排名十一的“少數派報告”。
這部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在北美暑期檔表現平平,遠遠低於預期,卻依靠兩位巨星的號召力在海外打了一場翻身仗。
全球範圍內拿下三億五千八百萬美元,表現不俗。
不過……
湯姆-克魯斯片酬昂貴,一個人拿走兩千萬美元,哪怕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選擇票房分紅降低成本,電影製作支出依舊突破一億美元。
再扣除高昂的發行和宣傳費用,二十世紀福克斯最後勉強維持收支平衡而已,甚至還需要虧本些許,隻能期待未來DVD的租賃和販賣能夠翻身。
從如此角度來說,各大媒體紛紛驚呼史蒂文和湯姆遭遇滑鐵盧,也不算沒有道理,表現確實不儘如人意。
然而,這就
是風險——
兩千萬俱樂部!
高昂的支出高昂的成本,這意味著電影的票房也必須收獲更出色的數據,否則風險全部擠壓在電影公司身上,導致電影公司為演員和導演打工,他們自然不願意。
正是因為如此,哪怕安森現在一飛衝天躋身金字塔頂尖,好萊塢電影公司屬於片酬兩千萬依舊格外謹慎。
但是!
兩千萬俱樂部是一回事,性價比則是另一回事。
就目前來看,安森一夕得道,在醒悟過來獅子大開口要求兩千萬美元片酬之前,還有一個非常短暫的窗口,如果電影公司能夠爭取在這個小小窗口裡爭取到安森展開合作,這絕對是最完美的情況。
顯然,懷抱同樣小聰明想法的製片人以及電影公司不止一個兩個,準確來說,現在半個好萊塢的心思都在圍繞安森打轉,這才是真正的巨星待遇。
然後,這一幕就出現了——
一月,當“貓鼠遊戲”還在上映,票房表現出色,但暫時還沒有攀登到北美年終票房排行榜亞軍的位置、大部分海外市場甚至還沒有開始安排發行的短暫窗口期,時時刻刻觀察產業並且伺機而動的老狐狸們就已經機敏地率先行動,和時間賽跑。
眼前,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一個個項目,遞往威廉-莫裡斯經紀公司;一個個劇本,堆放在埃德加辦公桌上;一通通電話,塞滿埃德加的語音信箱;一次次偶遇,頻頻在洛杉磯上演。
“一切都怪你。”
埃德加雙頰泛紅汗流浹背,一句話沒有來得及說完,先灌了一杯冰紅茶到喉嚨裡,然後才繼續。
“你在納帕穀度假,關掉手機,於是我就成為眾矢之的。上帝,他們都是從哪些電影裡學習的偶遇橋段,難道他們不知道,絕對不要相信電影嗎?”
“專業,請保持專業!”
(本章完)
39288972。。
七七家d貓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123dua.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