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 一波又起(1 / 2)

身為朋友,查理了解米歇爾。

儘管米歇爾答應前來紐約拜見安森,但本質來說,腦筋依舊沒有轉過彎來,整個利益關係沒有整理清楚,所以此時站在安森麵前仍然扭扭捏捏。

輕歎一口氣,查理終究還是沒有繼續為難米歇爾。

“安森,你覺得凱特-溫斯萊特如何?”

凱特-溫斯萊特,“泰坦尼克號”女主角。

僅僅隻是這一部電影一個角色,就足以讓她載入史冊;但事實上,作為演員,她奉獻了一係列優秀的表演以及作品,早就已經證明她不應該被一部“泰坦尼克號”所定義。

“朗讀者”、“理智與情感”、“身為人母”、“尋找夢幻島”、“史蒂夫-喬布斯”等等作品讓她在大屏幕上擁有自己的光影瞬間。

就安森個人而言,他對凱特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不是“泰坦尼克號”,而是——

“暖暖內含光”。

出演“泰坦尼克號”的時候,凱特才二十一歲而已,依舊有些嬰兒肥,以至於觀眾對她的外貌惡言相向;來到“暖暖內含光”的時候,凱特則是二十七歲,那一頭鮮豔張揚卻敏感脆弱的紅發絕對是她的顏值巔峰。

在這部作品裡,凱特對劇本的理解、對角色的共鳴進入成熟階段,奉獻了她個人最細膩最豐富也最特彆的一個角色,真正奠定了她在學院評委心目中演技派的印象,為後來登頂奧斯卡影後打下基礎。

所以,從查理口中聽到凱特的名字,安森並不意外。

而且,舉起雙手雙腳表示讚同。

“我喜歡她。”

安森說。

話語說出口之後,安森馬上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現在的凱特,暫時沒有出演“暖暖內含光”這部作品,在好萊塢依舊是沒有得到太多肯定的偶像派。

某種程度上,凱特和萊昂納多麵臨的情況是一樣的,他們的職業生涯可以分為“泰坦尼克號”之前和之後。

之前,他們都被認為是表演天才,萊昂納多憑借著”不一樣的天空”、凱特則憑借“理智與情感”各自贏得奧斯卡最佳男/女配角的提名,被譽為冉冉升起的新星。

之後,因為電影的影響力著實太深遠太強大太凶猛,一下把兩個演員推上一個難以逾越的巔峰,以至於偶像光環蓋過其他一切,這部作品成為他們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是積極的、也是消極的。

萊昂納多試圖逃離好萊塢,尋找到一個清淨之地,並且開始折騰自己,希望彆人不要再他的外形。

凱特則潛心進入獨立電影領域,一次次出演吃力不討好的角色,試圖證明自己的演員生涯具有不同可能。

但凱特這樣的情況,目的意圖太明確,反而適得其反,學院認為她在矯情做作地上演一出苦情戲,發力過猛、過猶不及,他們甚至不願意多看一眼。…。。

一直到“暖暖內含光”——

查理-考夫曼文藝而不主流、獨特又自帶回響的劇本給了、劍走偏鋒卻不曲高和寡的劇本給了學院一記重錘,終於讓凱特一直以來的努力得到認可。

和“泰坦尼克號”一樣,“暖暖內含光”也是凱特職業生涯的關鍵轉折點。

然而。

現在,“暖暖內含光”還沒有開拍,自然也就不存在改觀這件事,在好萊塢眼裡,凱特和萊昂納多依舊屬於“泰坦尼克號”一派,也就是商業票房偶像巨星卻始終在苦苦掙紮證明自己其實是演員的一派。

眼前,看著查理意外、米歇爾“果然如此”的不同眼神,安森卻明白他們都誤會了。

不過,安森也沒有準備解釋。

想了想。

“我始終認為凱特是一名可塑性非常高的演員,也許她不是凱瑟琳-赫本或者梅麗爾-斯特裡普那樣與生俱來的演員,但她是一位非常勤奮的演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