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演員本職工作,遺憾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
哪怕是奧斯卡。
所以,現在到底是誰在炒作?
視線,悄無聲息地朝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聚集。
學院方麵也是有口難辯、有口難言。
他們應該如何解釋?
一來,傳聞僅限於傳聞。
那些熙熙攘攘的矚目視線和隱隱約約的風言風語,始終停留在猜測階段,沒有人真正公開指責學院溜觀眾,拿安森當噱頭炒作;結果他們自己卻心急火燎地解釋,這不是等於坐實傳聞嗎?
二來,就算學院準備挺身而出自證清白,他們又應該說什麼?
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嗎?
重點就在這裡,誠然,安森沒有那麼無辜,但學院也沒有那麼清白,整件事本來就是各懷鬼胎互相算計。
學院試圖利用安森的流量,埃德加則反擊學院的傲慢。
即使把事情公開出來,最後也是兩敗俱傷的結果。儘管學院憑借著地位和人脈,應該能夠稍稍占據上風;但為了這樣區區一件小事卻犧牲自己的臉麵和地位,對學院來說,損失可能更加慘重。
其實,學院領導層或多或少依舊處於衝擊和震驚之中。
在好萊塢,學院談不上一手遮天,領導層也無法改變評委們的投票;但永遠不要小覷學院的影響力,憑借他們的人脈和資源,背後裡稍稍給安森使絆子製造不快,那著實再簡單不過。
比如這件事,學院根本不需要特彆動作,繼續加深安森的偶像花瓶形象,就能夠確保接下
來五年十年安森都不會贏得任何奧斯卡提名,輕而易舉就能夠掐斷安森在奧斯卡的前景。
學院相信,即使安森不知道,經紀人也應該知道。
他們還以為,安森遭遇學院的鄙夷和利用,可能打碎牙也就往肚子裡吞,卻沒有想到安森居然真的展開反擊,而且還如此犀利。
這才是學院最為震驚的地方。
解釋,不行;不解釋,也不行。
一時之間,學院就被架在火上烤,卻偏偏不得不閉上嘴巴,繼續保持高高在上的權威形象。
局麵,一下就卡在了這裡。
正當所有人認為,學院難得一見地在炒作方麵栽跟頭的時候,“洛杉磯時報”居然成功電話采訪到了安森。
“我希望出席奧斯卡。相信我,我迫切需要這樣的機會好好宣傳一下自己。”
“所以,一直到最後一刻,我依舊在試圖調整行程檔期,但最後意識到,我不應該如此自私,如果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我就需要學會取舍。”
“儘管非常非常遺憾地缺席奧斯卡,但我希望未來能夠帶著作品走上奧斯卡的紅地毯。”
這也是安森宣布遺憾缺席奧斯卡之後,唯一一次接受采訪表示官方立場,瞬間就把目光全部吸引過來。
輕盈,坦誠,展現演員的姿態。
並且,為學院解圍。
言語裡,安森自嘲了一下“炒作傳聞”,擺出完全不介意的姿態,讓那些熙熙攘攘的傳聞顯得格外幼稚;同時以演員的身份重新定位,也為奧斯卡捧場,不動聲色之間就把一場風波消弭於無形。
沸沸揚揚的傳聞,就這樣緩緩平複下來。
(本章完)
39288928。。
七七家d貓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123dua.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