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冰山危機
氣氛,略顯緊繃。
才一開口,空氣裡的硝煙氣息已經點燃,沒有停歇就直接進入劍拔弩張短兵相接的狀態。
伊恩,“年初的推遲,怎麼回事,在座各位都一清二楚,安森在談判沒有進展的情況下,接拍了另外一部作品,我不認為能夠責備他。”
邁克爾也不買帳,“片酬談判的延遲也有他的責任,怎麼不能責怪他?”
伊恩,“談判本來就是你來我往,互相評估互相拉扯,不喜歡的話完全可以拒絕續約,續約了就代表雙方已經達成共識。現在再因為意外狀況而翻舊賬,著實沒有大家風範。”
邁克爾身體微微前傾,正準備接話,卻被旁邊另外一個聲音攔截下來,“我讚同。我不認為安森做錯了任何事情。”
開口的是艾米-帕斯卡爾(Amy-Pascal),索尼哥倫比亞影業的……另一位首席執行官。
一頭金色微卷長發及肩,顯得溫柔和煦,但那張消瘦的瓜子臉上沒有任何笑容,反而如同母獅子守護幼崽一般全麵戒備,深鎖的眉宇之間流露出些許嚴肅。
“並且,我相信安森就是彼得-帕克的唯一人選,我相信我們完成了出色的談判,讓安森繼續留下來。”
艾米正在維護安森。
邁克爾望了過去,“唯一?不,在好萊塢,沒有人是唯一的。”
“我們可以隨時更換彼得-帕克,因為版權在我們手裡。觀眾進入電影院是因為蜘蛛俠,不是因為安森-伍德,即使我們更換一個無名小卒出演彼得-帕克,電影一樣能夠成功。”
“不是我們需要感謝安森-伍德,而是安森-伍德需要感謝我們給他的機會。”
嗬嗬。
邁克爾輕笑了一聲,顯得遊刃有餘。
艾米表情依舊嚴峻,“當初華納兄弟也這樣認為。看看‘蝙蝠俠’的結局。”
在漫威漫畫踏上改編電影道路之前,DC漫畫電影化已經有很長一段曆史,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的鐵三角也在大熒幕上收獲諸多成功。
1989年,蒂姆-伯頓擔任導演,邁克爾-基頓(Michael-Keaton)扮演蝙蝠俠,他們攜手完成了“蝙蝠俠”的製作,電影取得無與倫比的巨大成功;雙方隨後又合作了“蝙蝠俠歸來”,儘管票房數字比不上前作,卻依舊是一次漂亮的成功。
彼時,蒂姆-伯頓黑暗陰鬱的哥特風格遭受大量批評,華納兄弟認為這種風格不適合家庭和孩子市場的發展,而且對玩具銷售幫不上忙,在和蒂姆-伯頓產生創作分歧之後,華納兄弟把導演踢了出局。
得知這件事後,邁克爾-基頓閱讀了全新劇本以及華納兄弟的創作方向,他選擇站在導演的這一邊,同樣離開劇組,華納兄弟開始對整個項目全新洗牌。
1995年,喬-舒馬赫擔任導演、方-基默(Val-Kilmer)扮演蝙蝠俠,“永遠的蝙蝠俠”再次隆重登場,電影票房依舊帶來驚喜,低於“蝙蝠俠”、但高於“蝙蝠俠歸來”,最最重要的是,口碑贏得一片讚譽,被專業人士認為是係列最佳。…。。
在準備續集階段,喬-舒馬赫和方-基默關係緊張,導演不滿意演員的態度,演員則在巨大成功之後認為自己不可取代,最後雙方矛盾不可調和,華納兄弟選擇了導演,踢掉演員,再次重新選擇蝙蝠俠。
然後,就有了喬治-克魯尼的登場,這位憑借劇集“急診室的故事”裡麵性感醫生的角色贏得無數喜愛的演員首次在電影裡扮演重要角色,披上蝙蝠俠鬥篷,在“蝙蝠俠與羅賓”這部全新電影裡閃亮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