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評判目光
今年,安森經曆一係列驚濤駭浪,有站在戛納電影節最高領獎台上的精彩,也有意外受傷之後在黑暗裡浮浮沉沉的掙紮;有“暖暖內含光”的意外驚喜,也有錯過“公主日記2”的錯綜複雜。
一年時間,顯得格外漫長。
但安森始終沒有真正的休息時間,讓心緒寧靜下來,消化那些驚濤駭浪。
本來,這段公路旅行也一樣是工作,為下一個角色下一個項目準備;卻沒有想到,意外地成為逃離之旅。
終於,安森能夠安靜下來,所有嘈雜全部消失,讓神經完全放鬆下來,放任自己在空白和寧靜之中發呆。
車窗之外的景色,持續不斷倒退,斑斕而絢爛的色彩最後演變為一條潺潺河流,在視線尾梢流動著。
有時荒蕪、原始、凋零、破敗;有時恢弘、壯闊、秀麗、曼妙。
站在自然麵前,人類總是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但毫無疑問,在柴米油鹽之外,外麵還有一個寬廣的世界等待探索。
某些時刻,安森忍不住想,薇薇安一直待在孟菲斯撫養四個孩子,她的人生被困在了一個小小的盒子裡;而約翰尼則一直在公路旅行,巡演、燈光、掌聲、歡呼,這又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人生,這是不是兩個人漸行漸遠的諸多原因之一呢?
一直以來,約翰尼-卡什和瓊-卡特作為公眾人物,他們有機會在媒體麵前闡述自己的故事,約翰尼甚至出版了兩本個人傳記;然而,薇薇安作為一個普通人卻沒有這樣的機會,她的聲音一直都是被忽略被遺忘的。
在籌備“與歌同行”這個項目期間也是一樣,從基徹到曼高德,他們都沒有詢問過,薇薇安到底有什麼意見?
安森隱隱約約記得,在前世時空裡,因為“與歌同行”的問世,無數人為約翰尼-卡什和瓊-卡特的愛情落淚,以至於約翰尼和薇薇安的四個孩子格外傷心,於是薇薇安沉默多年之後終於發聲,出版了個人傳記——
講述薇薇安版本的故事,讓世人評鑒。
可惜,安森不曾閱讀過那本傳記。
安森曾經考慮過,他是否應該私底下聯係薇薇安,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如果綜合考量約翰尼、薇薇安以及瓊-卡特的多方意見,以一個客觀立場重新講述約翰尼-卡什的故事,整個劇本需要徹底推翻重寫是一個問題,太過貪心試圖麵麵俱到最後反而可能西瓜和芝麻全部都照顧不到則是另一個問題。
歸根結底,劇本創作的困難,安森再了解不過。
儘管在約翰尼的故事裡,薇薇安退居二線,但安森還是忍不住想,我們所經曆的每一件事相遇的每一個人,那些點點滴滴成就現在的自己;那麼,薇薇安又在約翰尼的人生裡扮演什麼角色,積極影響更大,還是消極影響更大呢?…。。
現在,安森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人如此熱衷公路旅行了。
公路旅行,相當於自己一寸一寸地去探索腳底下那片土地,去經曆去見證,這是依靠飛機和火車在不同城市之間穿行所感受不到的風景。
同時,當世界隻剩下自己和自然,這也意味著世界終於安靜下來,可以聽見自己的聲音,也可以和自己展開對話,在繁忙到吃飯喝水演變為一種生存本能的現代社會生活裡,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時間。
允許腳步放慢下來,允許發呆浪費時間,允許尋找喘息空間……這樣的奢侈,恰恰是現代生活所欠缺的。
本來,安森是準備順著約翰尼的足跡探索他所經曆的那個時代,卻沒有想到,意外成就了自己的一段旅程。
這是一個小小收獲。
可惜,旅程沒有能夠持續太久,短短三周而已,安森就不得不掉頭返回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