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3 個人功課(1 / 2)

第1264章?個人功課

洋洋灑灑,卻不疾不徐,車輪碾壓柏油路的沙沙聲響裡,安森的聲音宛若森林裡穿行的微風撲麵而來。

“音樂最美妙最動人的部分,它是來自於表演者和傾聽者之間的共鳴和激蕩,這也是讓音樂變得獨特的原因。”

“的確,不同表演者的詮釋和呈現往往具有不同魅力;同樣,不同傾聽者感受到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當傾聽者們感受到音樂裡那些豐富而濃烈的情感,或悲傷或喜悅、或快樂或失落,情感得以宣泄釋放,此時此刻,音樂才變得完整。”

“否則,表演就隻是表演而已,一個人的孤芳自賞。”

瑞茜靜靜地傾聽著,有些明白、卻又無法完全明白,以至於她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是明白了還是沒有明白,那種似是而非的感受,語言無法準確形容。

曾經有人說,當一個人沉浸在自己專業裡全身心投入的時候,他/她會閃閃發光。

眼前的安森也是如此。

儘管安森擁有一副好皮囊,這是人人皆是的事情;但在這一刻,安森卻又好像不一樣起來,具有另外一種魅力。

不由自主地,瑞茜的思緒已經深深陷入安森的話語裡,腦海裡思緒洶湧,卻沒有能夠解答自己的問題,反而是進一步衍生出更多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往外冒的問號在耳膜之上持續轟鳴。

瑞茜看向安森,露出一個困惑的笑容。

安森爽朗地放聲大笑——

他能夠理解,演員和歌手的工作都是一種藝術創作,卻又稍稍不同,特彆是電影和電視尤其如此。

在電影拍攝現場,他們看不到真實存在的觀眾,也無法想象電影院裡漆黑一片之中觀眾的表情和感受,他們隻能靠自己的理解賦予角色生命力。

但音樂則不同,那些表演是同步的、麵對麵的、直觀的,整個現場的氛圍能夠感染到觀眾也同樣能夠感染到表演者,二者之間的互動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所以觀看演唱會的時候,有些場次觀眾給予積極互動,歌手表演也特彆出色;有些場次卻全場死氣沉沉,歌手的演出也味同嚼蠟。

這也是音樂的靈魂所在,真正優秀的音樂應該是表演者和傾聽者之間的橋梁,他們之間的情感共鳴則是賦予音樂靈魂的最後一塊拚圖。

重點在於,應該如何解釋呢?

安森想了想。

“你看過1993年超級碗邁克爾-傑克遜的中場秀表演嗎?”

1993年,邁克爾-傑克遜登上美國橄欖球聯盟冠軍決戰超級碗的中場秀表演舞台,那一場演出至今依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無人超越——

表演曲目,表演過程,毫無疑問展現這位天王巨星的舞台魅力,然而真正令人震驚的卻是開場。

在一番“真假傑克遜”的虛晃一槍後,邁克爾-傑克遜在主舞台登場,頂天立地地站在舞台正中央。…。。

一動不動。

整整九十秒,沒有音樂沒有歌聲沒有動作什麼都沒有。

邁克爾-傑克遜保持一個姿勢站在原地九十秒不動。

然而,全場觀眾陷入狂熱,歡呼聲尖叫聲節節攀升,九十秒時間裡全然沒有冷場,而且喪失理智地越來越瘋狂越來越熱情,滾滾熱浪持續升溫。

這一幕,在現代舞台表演曆史裡,堪稱一副奇觀。

“……當然,這裡邁克爾-傑克遜沒有開口演唱,所以不算表演;但我的意思是,表演者和傾聽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具有靈魂的,那些聯結那些共鳴能夠賦予舞台化學反應,為音樂注入生命力。”

“同樣一首歌,有人聽到的是幸福,有人聽到的卻是悲傷,因為音樂承載的記憶和情感是不同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