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 置身事外(1 / 2)

第1306章?置身事外

——出氣筒。

如此形容“暖暖內含光”還是過分了,不管是學院高層還是索尼哥倫比亞,他們沒有真心攻擊排擠“暖暖內含光”的意思,畢竟查理-考夫曼是無辜的。

準確一點來說,這是在挑戰安森,一項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也正在麵臨的挑戰:

在一部作品以創造曆史的姿態書寫難以超越的巔峰一舉加冕巨星之後必須麵臨的挑戰,那是一次性的嗎?

“One-Hit-Wonder”,一次性奇跡,如同彗星一樣。

在音樂和電影裡都存在這樣的情況,一部作品紅到發紫,然而就隻有這一次,後續再也查無此人。

“小鬼當家”的麥考利-卡爾金,這就是典型案例。

那麼,萊昂納多和安森是一次性的嗎?

萊昂納多的情況是,“泰坦尼克號”之後拍攝了幾部作品但全部在重壓之下表現糟糕,隨後他就消失在叢林裡放逐自己,一直到“紐約黑幫”開始全麵回歸,試圖證明自己不是轉瞬即逝的彗星而已。

現在,萊昂納多的每部作品都收獲無數矚目也承載巨大壓力。伴隨著期待,挑釁和質疑數不勝數,來自行業內外的不同聲音熙熙攘攘地交織在一起。

安森也是一樣——

當然,又稍稍不同。

“蜘蛛俠”之後安森還在持續強勢輸出,“貓鼠遊戲”、“大象”、“蝴蝶效應”全部成功,票房和口碑全線飄紅,甚至還有獎項入賬,一路扶搖直上。

甚至沒有給好萊塢喘息空間,安森已經站在金字塔頂尖,巨星姿態氣勢逼人,大有加冕好萊塢第一人的架勢,自然而然,待遇和要求也就不一樣了。

畢竟,“好萊塢第一人”隻有一個,那個位置不是那麼好坐的,一場權力的遊戲正在上演。

對彆人來說,北美票房一億,這是值得慶祝的喜事;但對安森來說,卻隻是基操,人們期待更多。

再加上有心人的煽風點火推波助瀾,氣氛就緊繃起來了——

“暖暖內含光”,不早不晚,正好撞在槍口之上。

學院高層也好,索尼哥倫比亞也罷,其他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以及挑剔苛刻的視線等等也全部不例外:

他們不傻。

他們知道安森聲勢正猛,他們也知道安森市場號召力和影響力正火熱,此時此刻冒冒失失地正麵衝撞挑釁安森是不理智的,遭遇反噬是大概率事件,稍稍不注意就把自己陷入丟人現眼無地自容的困境裡。

如果準備和安森硬扛,徐徐謀之才是上策。

選擇“暖暖內含光”,恰恰就是因為查理-考夫曼,這位怪才編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往往讓人們跟不上。

儘管不是歐洲那種令人昏昏欲睡雲裡霧裡的電影,卻也是充滿想象力令人瞠目結舌呆若木雞的獨特作品。

觀眾並不排斥抗拒這樣的作品,但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卻和燒腦科幻電影不一樣,不會讓人產生解謎的喜悅和快感,於是,觀看電影也就成為中學的數學考試一樣——…。。

演變為一種痛苦。

恐怕沒有多少觀眾們願意進入電影院當一回傻子,為一部自己看不懂也無法理解的電影打開錢包。

正是因為這樣的先天因素,查理-考夫曼的編劇作品才始終難以打開市場,哪怕是巨星加盟也效果有限。

換而言之,從牌麵來看,安森-伍德搭檔凱特-溫斯萊特並且加上查理-考夫曼,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組合,好奇心蠢蠢欲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