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明站在一邊,他也是突然被程翔邀請過來的,雖然技術上聽不懂,但是,按照電話裡先前程翔的簡單說明,張德明算是明白了個大概,“程教授,你的意思,是想將這塊芯片,推廣到手機上去?”
“沒錯,要使食物安全監測更加便捷,好用,能有什麼比人手一部的手機更合適?吃東西或者買東西前,想檢測一下是否達到衛生標準,拿出手機,點擊後續開發的APP開始檢測,手機自帶的光源照射在食物上,將相應的光譜信號反饋到生物芯片內,生物芯片分析結果後,傳給手機。”
“一旦數據傳遞給手機後,這份價值巨大的數據,以現在的網絡信息技術,最後鐵定會被加以利用,形成一張龐大的大數據網絡,到時候,手機上能看到的,就不光隻是哪裡好吃不好吃,還有吃著安全不安全,能不能吃!”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技術會倒逼所有的食品生產商,飲食場所,做吃的,不光味道要好,可以吃,能吃更基礎,更關鍵。味道差點,做的乾淨些終歸有些顧客,而有害或者衛生指標不達標的商家,將真正失去生存的土壤,那個時候,大家也能真正安心放心的點外賣了。”程翔侃侃而談,在場的沒有一個笨人,如果眼前這塊芯片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那麼,程翔描繪的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整個實驗室裡頭,如果說誰對這份研究成果震動最深,認識最深刻,隻有彭永忠,作為信息技術學院的資深教授,沒有誰能比他更明白眼前這一小塊芯片的含義,這不是矽基芯片,也不是碳基芯片,而是開創先河的生物芯片。
雖然這個芯片目前還比較粗糙,隻能接受光信號後產生對應的電頻信息,但是,毫無疑問,能夠產生正確的電頻信號,這邁出了生物芯片最為困難的第一步。
凡是從無到有最困難。
從一到一百反而簡單不少。
而且,這東西能夠快速根據光譜信息發射出對應電頻信號,這個功能就比較厲害了,這種事情,放在計算機上去做,除去需要高精度攝像頭,還需要做大量的數據運算,結果誤差較大不說,整個過程要在一秒的響應時間內獲取結果,一般計算機根本做不到。
然而,這一小塊生物芯片卻做到了。
這就是生物芯片的優越性。就如同計算機和人腦之間的比較一樣,人腦的算力功耗比,現有的計算機遠遠無法比擬。
一台算力比擬人腦的超級計算機,功耗足以供給一棟摩天大樓,而人腦,則隻需要一個普通照明燈泡的供電量。
可想而知,這其中的巨大差距。
生命,充滿著神奇。
“程教授,我想立刻將這塊芯片拿去測試。”彭永忠心懷激蕩,現在這個年代,六代通信技術還在研發,量子計算機雖然每年都在進步,但是,要成功普及到社會,還存在大量的障礙。
湘南大學的信息技術學院,作為一流院校的一流學科,自然也參與在這些大課題中,聯合開發這些技術。但是,湘南大學的技術實力,在整個項目中並不能占據重要的地位。
而眼前的這份生物芯片,在彭永忠看來,潛力無限。
或許,嶄新的計算革命,將會從這一小塊芯片開始。生物芯片在特定場景無與倫比的優越性,必定會掀起一番驚濤駭浪,計算機,或許將從單一基礎的芯片模式,從此轉入多元化。
彭永忠已經迫不及待去參與驗證。
“當然可以。”程翔自然同意,他也想看看,這種半生物,半機械的芯片,效果到底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