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他們可以感受到其中巨大的分量,毫無疑問,如果真的可行,這必然會掀起一場新的變革!
可是,這真的能實現嗎?接二連三受到衝擊,台下眾人已經不覺間將心中的那份傲氣放下,已經無暇爭議其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等待,等待程翔的解說。
程翔不負眾望繼續開口,”癌症的本質,是基因突變後造成細胞無序增殖和分化。現代靶向治療的根本原理,也是利用腫瘤細胞內特異的蛋白分子或者是基因片段為標靶,進而進行治療。“
“這種治療的優越性不必再提。”
“小分子藥物是大勢所趨,而開發癌症靶向藥物最大的難點,就是靶點的尋找。”
“藥企每開發一款靶向藥,都是基於大量統計數據上,通過大量的樣本比對,找到一種共性的靶點,但是,這種開發靶向藥的模式,就注定這樣的小分子藥物是一款通用藥物,而通用藥物的缺點,就是藥效肯定不能對個性化的人體達到最優。”
“但是,這種方法卻是目前對社會,對藥企來說最優的研發模式。”
“藥企為了利潤,追逐藥物的普適性,放棄藥物對個體的特異性是必然的。從過去到現在,大家也很少聽說有哪家藥企會特意為了某個人而開發一款新藥。越接近現代這種事就越是不可能。”
“而這種藥物開發思維,放在過去那些粗放式的藥物身上是沒問題的。”
“但是,如果繼續放在小分子藥物的開發上,則是落後,則是最大的弊端!”
“小分子藥物本身最大的特點就是深入細胞甚至基因層麵去治療疾病,這就注定了藥物本身需要最大程度的個性化。”
“依舊沿用過去普適化的思路去研發一款針對化的藥物,這本身就是矛盾的。”
“但是,藥企也不可能直接對每個病人重新設計開發藥物。”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就在我身後這塊大屏幕上!”
“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藥物研發模式,而這,就是我今天重點要講的,也是我們接下來課題最主要要做的事情。”
“我們不再直接開發藥物,我們要開發的,是一種更加抽象的藥物模型,或者說是生產藥物的生物工廠,用這個生物模型或者工廠,去代替我們,走完根據不同人體的個性特征,生產出最具針對化,藥效最為精準的藥物!”
“隻有這樣!病人最終服用的,是完全適合自身需求,藥效最優的藥物。”
“也隻有這樣的藥,才能夠真正全麵而徹底的攻克所有的癌症!”
“在不久的將來,癌症,將不再可怕,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癌症治療起來會和治療感冒一樣簡單。”
當程翔最後一句話落地時,全場鴉雀無聲,這是得有多強的信心,才敢在這樣的會議,麵對數百教授說出這樣堅定不移的話來。
課題還沒開始,就確信會成功。這可不是投籃從不回頭看那麼簡單。
而全麵攻克癌症這種大課題,更加的不簡單。
但台上的那個年輕人,究竟有了何等的把握,才會這麼的確信。那驚人的氣勢和氣魄,哪怕台下眾人明明還有萬千疑惑和問題,卻是硬生生被程翔的個人氣場所壓迫,愣是沒能在第一時間發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