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對轟(求訂閱,求月票)(2 / 2)

無數的動能炮彈頭鋪天蓋地而來。

視訊之中,茫茫太空,蒼茫月球,無儘彈丸。

茫茫地月軌道之間,如同古代兩軍對壘,萬箭齊發,相互對射。

然而,過去的戰場是大地,如今的戰場是太空。

過去發射的是弓箭,如今射出的是威力更加凶猛的電磁動能炮。

這種鋪天蓋地攻擊的戰場之中,遍布冷冷殺機,突擊者的電磁動能炮有多可怕她當然清楚,星城地表郊區那一個個深坑就是明證,而且作為研究工作者,比普通人更能明白那一發發炮彈帶來的威力。

如今近十萬突擊者齊射,陳妍感覺呼吸都是提心吊膽,她的男人,就在這片戰場中,他們,也將會迎著這樣的彈雨前進,衝鋒。

心中儘是惶恐,又是驕傲。

陳妍緊緊捂住了嘴巴。

太空之中,數秒時間不過彈指。

地月之間的距離,放到星河宇宙,論尺度不過地球上一條溪流一段平原,非常的狹窄,但是,十萬大軍的集團衝鋒,放在這樣的溪流和平原裡,卻是又顯得如此稀疏。

近萬公裡的寬度的戰場,突擊者的分布雖然不是平均分布,但是,差不多數公裡範圍內,少的一兩台,多的近十台,再多就沒有了,即便是原本距離接近,彼此也會主動拉開距離。

數公裡一兩個這樣的密度,對於人來說,顯得空曠,但是,對於突擊者來說,卻剛好合適。

太密了,不利於戰術機動,容易被集火消滅,太空了,則達不到集團衝鋒的效果。

一波急促的動能彈集火後,大量電磁動能炮提前在太空中相彙。

鋼鐵與生物。

在這一刻再次發生碰撞。

生物不是軟綿綿,構成地球生物基質碳源也從來不比金屬要弱,決定潛力上限的永遠不是物質本身,而是組合構造的方式。金剛石,六方金剛石,石墨烯,硫化碳炔,這些東西,都是由碳基質構成,但是一個比一個要硬。

科技,從來沒有弱項,隻有最擅長,和最合適的。

瞬息之間。

碰撞發生,炮彈相撞,論攻堅,比硬度,論堅挺,比強度。

武器設計之初便是考慮過攔截問題,集人類智慧結晶的炮彈,可不是隨意可以攔截的,不是光對撞就能完成攔截。

強度足夠又在高速旋轉的彈頭,突擊者攔截的炮彈質量偏小,碰撞位置不正確,充其量隻能稍稍偏轉炮彈的行進方向,緊接著就被旋轉的力道彈射開。而受到偏轉力的影響,這些炮彈的軌跡變得更加難以預測。

隻有打的非常正的那些極個彆炮彈,碰撞的一刹那,彼此前進的速度突然猛的一滯,這一看,仿佛有種畫麵的割裂感,最先接觸的部位,竟然產生星星點點的強光,這是劇烈撞擊在短時間造成的高溫高壓反應,緊跟著,炮彈之間強度似乎相差仿佛,彼此都在劇烈變形,生物電磁炮的動能彈在於質量大,速度也夠快,總體動能強,所以微微一挫後,繼續推擠著突擊者的動能炮彈前進,而突擊者發射的動能炮,質量雖小,但是,勝在量大,後者前撲後繼,這被偶然命中的生物動能炮彈最終被排除威脅。

生物電磁炮彈的目的就是壓製突擊者的進攻速度,而突擊者要生存下來,同樣需要鋪天蓋地而來的電磁動能炮減低速度或者偏轉方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