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這其中的技術含量有多大。
光從體積來說,將占地上萬平方的核電站,變成隻有微米級彆大小的細胞,光這份小型化的技術,就非常的不可思議。
“快!”
“加緊測試!”
“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張世昌瞥了一眼隨時可以調閱的戰況報告,猩紅的傷亡數字以及參謀部的預判,情況已經變得非常惡劣。
前線釘在最前沿的機甲部隊,已經激戰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部隊此時已經損失慘重,數不清的戰士已經魂撒太空,聚變爆炸之下,已經變成一粒微塵,能夠支撐的時間已經不多。
而同時另外一邊,主持材料研究的程翔,已經來到了最後關頭。
設計階段已經完成,各模塊的單元測試已經全部測試完畢。
如今,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將所有的單元模塊進行組裝,然後放入標準測試環境進行聯調。
這是如今基因產品設計工程的最後一步,也是研究推向產品前的最後一步。
眾人神色緊張。
前線的緊急,在完成各自設計的時候,早就已經知曉。
緊張的同時,心裡也是愈發焦急。
時間不等人。
戰爭不等人。
“開始吧。”程翔也不再花費時間進行動員,衝著身邊的助手點點頭。
“是!”
下一刻,智能終端中,聯調按鈕按下。
“聯調環境開始自檢……”
“模塊總數……自檢成功……”
“壓力……自建成功……”
……
“自檢完畢!”
“開始聯調!”
按鈕按下的刹那。
大工程內,所有小工程迅速開始編譯各自的片段,在編譯設備內,設計的基因片段裝配成功後,立刻按照編譯的條件設定,一段段dna開始有序,正確的接入到彼此的位置。
裝配的進度肉眼可見,數分鐘後。
一千條完整設計的三代太空生物材料dna模塊已經裝配完成。
“開始插件打包!”
插件裝備完成,要載入元細胞,將插件dna進行模塊化打包必不可少,這樣的操作,在如今已經是標準程序,精準的dna蛋白搬運,準確的將配件dna裝載到標準的插件模塊中。
很快,一個個新鮮出爐的三代材料插件準備完成。
“開始插入!”
……
順利!
前所未有的順利。
一個個插件小蝌蚪,快速將自身攜帶的插件dna插入到了備好的元細胞中。
快速提取,裝載,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