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猜得不錯。”程翔點頭,“就是臨時想的。”
“或許用不上吧,但是,誰能說的定呢?”
“有些問題,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親自問問它們。”程翔說完就走了。
留下在原地若有所思的沈落雲。
星際作戰不比其它。
本來針對是否出戰會是一場拉鋸戰的會議,因為有了程翔重大突破的科技進展,直接以一麵倒的結果,支持了出戰。
科技又一次證明了自己,在你左右為難的時候,這也不舍,那也不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事實上,隻是你不夠強大。
當科技實力足夠,你就可以左手一條魚,右手一隻熊掌。
一個多月後。
各項動員已經準備完畢。
2046年1月1日元旦。
柯伊伯帶外圍。
大大小小一共八百艘戰艦,在太空中整齊列隊。
每艘戰艦上外殼,都是一抹耀眼的鮮紅。
那是華夏文明的旗幟。
八百艘戰艦,最核心的戰艦,是這一年技術爆發才堪堪研究出來的行星級球形戰艦,位置非常突出,處於整個隊列的最中心,外圍軌道有九艘不在同一平麵環繞飛行的次一級的衛星級戰艦,而更外圍,則是一圈擴容的普通戰艦,這些戰艦的軌道,組成了三道圓環,護衛著最中心的行星級戰艦。
這一天,注定將載入華夏文明史。
這是華夏文明第一次向太陽係外展開的星際遠程。
這也是華夏文明代替遠古先祖世代被養殖乃至奴役到死的屈辱史,發出的正式反攻。
程翔,趙雪,程爸程媽,還有小靈兒,以及唐正明,沈康文等重點學科帶頭人和家屬全都乘坐著專門的觀禮飛船來到了現場。
飛船全景顯示,人們站在飛船大廳裡,卻如同憑空置身星空,回望太陽係,太陽已經隻能看到如同一個小小的火球。
“終於到了這一天了。”馬保民這些年在學術上不斷創出新高,人也恢複了年輕,還響應號召,續了兩個孩子。
一大把年紀了,此時卻哭的如同一個小孩子一樣,又哭又笑,這是高興的。
回想十年前,那個下午,他還記得清清楚楚,那個實驗,他也記得清清楚楚。
那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基因深處隱藏的枷鎖。
而華夏,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正式卷入了這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之中。
或許沒有那天的發現的話,至少他們這輩子,是看不到那遙遠的文明清洗,四麵體戰艦也不會趕來,也就沒有後來的摩爾文明來襲,聯合大軍入侵,甚至到後麵的會晤凱瑞迪文明,建立星際外交,加入第三旋臂人類同盟體,及至如今即將對人類世仇的敵人發起最終反攻的號角,這些統統都不會有。
或許這會,他已經退休了,然後返聘回去教教學生。
但他們終究是發現了,或許那天沒有陳文麗,也有趙文麗,錢文麗,孫文麗等等,當生物時代撬開大門的時候,基因中存在的秘密遲早會被揭開,這是曆史的必然。
非常慶幸的是,麵對如此強敵,他們沒有選擇退縮、
而是整個民族,國家,上上下下,各行各業的人才,以及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共渡難關,闖過重重生死關卡,終於來到了今天。
一路披荊斬棘,於不可能中開辟出了一條通天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