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矛頭對準太監(2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4059 字 2個月前

田樂聞言一歎,再次彎腰行禮:“殿下既然這麼說,那臣就先謝恩典了。誠哉此言,張閣老不是殿下,他更束手束腳。臣既願遂殿下之誌,便是先鋒之將了。槍林箭雨,臣何懼之有?”

“孤知道你不畏懼。放心,山海關民變的消息他們知道了,申、王二位又快入京了,他們坐不住的。誰讓他們並不知道孤能看得這麼透、想得這麼深呢?”

“一飲一啄,皆是天定。殿下幽居深宮,據傳素來柔懦,誰能想到呢?其後變化,臣佐使因勢而變,當不會有什麼大變故了。”田樂笑了起來,“那臣便先告退。”

田樂行禮離開,朱常洛送到了殿外。

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朱常洛長舒了一口氣。

“萬化,思恭,大司馬說的那些勇將、賢臣,你們先著手拿出更詳細的履曆來。”

“奴婢遵命。”

“午後,再宣戶部尚書陳蕖。”

大明皇太子完成冊立大典後,立刻進入勤勉了解國事的節奏。

從九月二日開始,每個上午、下午都有一部尚書被召對。

而禮部則是如今僅有的右侍郎朱國祚被宣召。

吏部針對禮部尚書之位的廷推總是缺員,那就不能直接舉辦。

後麵還有都察院和六科都給事中呢!

雖然給了更多的時間來私下裡交流,“拉票”。但時間一天天拖過去,申時行和王錫爵離北京可是越來越近了。

從蘇州到北京,路途上主要都是坐船,不算顛簸。

那麼兩位老首輔縱然年紀大了,每天也可以儘量多趕點路。

這段時間裡,山海關民變的消息已經傳到京城。

蕭大亨這等重臣卻聽說了另一件事:田樂的兒子田爾耕被調到了錦衣中所。

錦衣衛中除了北、南兩大鎮撫司,還有許多千戶所。其中前、後、中、左、右五個所是最開始的五個千戶所,但錦衣衛作為特殊存在,後來又增設中左、中右、中前、中後、中中、後後、馴象、馬軍等千戶所。

幾經演變,如今的錦衣中所下麵都是鑾輿司、扇手司、擎蓋司等禮儀性工作。

田爾耕被調過去任鑾輿司實授百戶,一下子升了兩級倒不算什麼,關鍵是離將來的天子多近?

沈一貫一邊想著申時行、王錫爵越來越近而廷推仍不能舉行,一邊想著被嗣君推翻重來的詔書和其中對張居正的隱晦表態、對田樂的恩榮,終於耐不住做了一番布置。

今天京城裡有兩個地方很熱鬨。

一處是都察院內。

一處是位置相對獨立、位於承天門西邊的刑部門口,今天是曹學程稍加調養之後終於出獄的日子。

田樂也到了刑部門口,在一些官員和士子的簇擁下迎接曹學程出獄。

曹學程的次子曹正儒對著田樂連行大禮:“若非大司馬首倡,家父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天日。”

田樂連忙將他扶起:“此諸公共倡,太子殿下憐你一片孝心,陛下開恩。”

他雖然並不居功,但此前太子恭代皇帝開燕朝,田樂率先提到曹學程卻是不能被抹滅的。

這話說完,許多官員和士子稱頌得最多的仍舊是太子和田樂。

等蕭大亨帶著人將已經瘦脫形的曹學程攙扶出來,刑部外麵街上頓時響起一片嚎哭聲。

半是因他終於免罪而喜悅,半是因他受這牢獄之苦而哀痛。

“田公親來,怎不讓人通傳一下?”蕭大亨心情複雜地與他見禮。

“難以推脫,隻好同來相迎一番,也讓朝野知道此後更有君恩。”田樂搖了搖頭,“部務繁忙,我這便回部衙了,何必叨擾?”

“還沒恭喜大司馬,令郎此後隨駕左右,前途無量。”

“慚愧。我百般推辭,恐怕彈章立至。”田樂苦笑一聲,“殿下卻執意如此,實在不知為何。眼下朝堂諸公一心,大典挨次將行,殿下卻頗為著意官兵忠心,大司寇也要記著這事。”

蕭大亨心中一震,居然對自己明說嗣君擔憂兵權問題。

現在又沒有大位不穩的跡象,難道田樂想暗示自己什麼?

田樂就此告辭離開了,蕭大亨細細琢磨之後卻臉色一變。

“你去,把謝主事喊來!”

在刑部官廳上,蕭大亨走來走去。

醞釀了幾日的群起彈劾外派太監,不知已經發展到哪一步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