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789]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這一夜已經開始,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倒是沒有像昨天晚上一樣往來交際。
久違的朝會,要很早起來。
因為皇極門還沒修好,所以禦門聽政在乾清門,那就要更早一點起來。
京城的雪還沒有化,天沒亮的時候該有多冷?
寅時不到就要起床,穿好朝服去午門外等候入宮。
這一天晚上鄒義和劉若愚他們沒再繼續加班,皇帝同樣需要早早起來做準備。
至少上朝的儀態上不能隨便。
雖然昨天已經在賜宴文臣後開了個小會,但今天朝會上會不會有什麼另外變故,朱常洛一樣不確定。
今天朝會在乾清門。
這裡沒有原先的皇極門高大、寬闊,門前的地方也沒有皇極門外麵大。
天氣很冷,宮裡已經預先將那裡的雪鏟乾淨了,又專門在幾個位置放了炭爐。
聽得南麵遠遠傳來鼓響,朱常洛也在思考著。
朝會的時間定得這麼早,主要還是與此時的作息時間有關。
夜裡沒有電,沒有多少娛樂,早睡是很正常的。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該是這個時間商議國事。
隻不過考慮到群臣的通勤距離和所需時間,大家都得更早起來。
不得不說朝會是個低效率的場合,但又有它的必要性。
因為普通的京官也隻有朝會時候有希望見到皇帝。
交通不便,出行要講究儀仗,皇帝不可能像未來一般輕易到某些部衙“檢查工作”、“巡視地方”。
而聖眷至關重要,大家都懂得在皇帝心目中有印象、在某些場合也許有所表現的重要性。
雖然伴君如伴虎,機遇與風險並存。
所以宣宗年間定下了朝會上隻奏幾件事,道君和朱翊鈞不見群臣,都讓重臣進一步壟斷了上下交流的機會、集中了權力。
考慮到這些,朱常洛才決定先勤快一點,哪怕朝會效率低也要先堅持開一開。
不這樣,他怎麼發掘中低層力量?
冬日裡,天亮得更晚一些。
紫禁城的宮燈之中,群臣步入紫禁城後又分成兩邊,繞著三殿的兩邊,經過文樓、武樓前往乾清門。
文臣那邊,正是孔尚賢走在最前麵。
武臣這邊,則是徐文璧當先。
走過了三殿區域,文臣們越過景運門,武臣們越過隆宗門,朝會儀仗整齊。
一眾文臣一時感慨:已經有多久,沒有開過朝會了?
新皇登基,縱然登極詔引起諸多議論,但真的有新氣象。
就不知會不會和他爹一樣,這樣搞了不久之後又變懶了。
他們不知道,還有人默默地來到了附近。
朱常洛也是剛剛才得到稟報的,所以現在先趕到了月華門外。
“皇祖母,這是……”
李太後搖了搖頭:“許久未有朝會,祖母與你父皇,就到隆道閣上遠遠一觀。得見朝會之盛,知皇帝應對有方,祖母與你父皇就都放心了。”
朱常洛看著蓋了厚厚被子的朱翊鈞一時無語。
折騰他乾什麼?
不過他也很快想明白了,行了行禮:“孫兒明白了。”
而後對慈寧宮的太監們說道:“晨風凜冽,隆道閣高聳,你們定要謹慎些。”
“奴婢遵旨。”
不把朱翊鈞抬到更高處的二樓,哪裡看得到乾清門外的情況?
朱常洛估摸著自己不在慈寧宮時,朱翊鈞大概顯露出了還不錯的“健康狀況”,讓李太後覺得可以把他抬過來瞧瞧,進一步讓他“安心”。
無所謂了,至少李太後是在為了他秉政不受影響而考慮。
雖然她並不清楚今天可能會有巨大波瀾,並不會像她以為的那樣一團和氣,呈現出百官臣服的局麵。
“皇帝陞座,眾臣跪迎!”
乾清門那邊,聲音傳來。
“去吧。”李太後露出了一個微笑和勉勵的眼神。
朱常洛彎了彎腰,行禮轉身而去。
李太後也走入了隆道閣的側門,看著前麵被抬入閣中的兒子。
她知道這兒子心裡還有許多不甘。
以那樣的方式成為毫無權柄的太上皇帝,她當然能理解這份心情。
但是她已經知道了這段時間以來孫子的艱難和勤奮,他確實一心在為大明國祚而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