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789]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侯先春的咒罵聲徹底消失,群臣惴惴不安之中,皇帝終於再次開了金口。
“卿等當知曉,朕隻逼問他一個,也是為你們好。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朕年輕,國事分寸你們比朕懂,就怕你們還不熟悉朕,越說越亂。文教乃社稷根基,武臣萬勿委權過重,朕豈不知?朝堂之上,可以各有各的意見,也大可暢抒己見。朕並不會因言治罪,但會因蠢治罪。”
劉綎呆呆地看著他:什麼意思?
然而乾清門外竟真的安靜了下來,大多人都表情複雜。
孔尚賢像是大大鬆了一口氣,因為那句文教乃社稷根基。
李成梁則眼神很複雜,因為那句武臣萬勿委權過重。
皇帝竟真有心要直麵那千古難題嗎?
年已七十五的李成梁,早就經曆了太多。
所以他懂,所以徐文璧也懂一些。
人人都有私心,聖賢之言教誨出來的官紳有,他這種廝殺漢也有。
什麼叫做因蠢治罪?
就是那分寸二字。
而分寸,恰恰是因時而變的。
上有政策時,下麵自然會調整對策。
調整好了,不會觸及底線了,那就叫掌握好分寸了。
這是李成梁的理解,他現在相信這就是皇帝的計劃。
田樂則心中大歎。
當這個分寸完全由皇帝而掌握、引而未發之際,天下官紳才無法斷定皇帝究竟想做什麼,會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就算開始做些什麼了,力度又可以控製,於是隻能不斷去揣摩、不斷去調整。
皇帝是要官紳一體納糧,又不是要準備徹底挖空自己的根基,百業皆列朝堂嘛。
所以,接下來的泰昌一朝,蠢真的會成為罪,侯先春就是例子。
聰明的才會最終留下來,留在朝堂上。
這注定是一個漫長而艱險的過程,現在繼閣臣九卿之後,尋常朝參官也認識了皇帝的恩威與手腕。
“這第一回禦門聽政,雖說先行賜宴文武重臣先行計議了一番,沒想到還是不能一團和氣。”
朱常洛心情複雜地露出自嘲笑容。
“也算讓朝參官對朕有個印象了,社稷何以安穩,朕豈不懂?大明千難萬難,朕抽絲剝繭,選的線頭是京營。率行節儉,不吝內帑,體恤文武,這一片苦心竟不懂,不是蠢又是什麼?大司馬所奏之事,便照此議定擬旨吧。誰還要死諫?”
乾清門外鴉雀無聲。
大明諸多弊病猶如一團亂麻,皇帝說他抽絲剝繭之後選的線頭是京營。
除了俞大猷、戚繼光,其他六人都是在世勇將。
執刀是要斬亂麻的,自然會讓許多人心驚膽顫。
而恰恰因為這線頭是京營,聰明人也隻能拐彎抹角地勸諫,不能明說皇帝不該要兵權,更不能提前就揣測皇帝要兵權後會對士紳動刀。
最難的是見勢不可為就難得糊塗,是揣著明白在後麵再應對。
拉扯拉扯,總有你來我往啊,哪有事事都防患於未然的可能?
他們也知道侯先春並不是真的蠢,當皇帝開始“逼問”他的時候,他就已經沒有退路了。
與其軟懦下來,不如博個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