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反萬曆化,君勤臣怠
新朝第一件當廷奏議的事是大天官請辭,不合適吧?
但其實這種狀態眾人都很熟悉。
首輔病遁,天官請辭,泰昌朝的暗流已經有難以遮掩的勢頭。
每每這樣的時刻,請辭之人都極多。
可李戴在朝會上當麵請辭而非通過奏疏請辭,分量也著實夠重了。
“大天官如今虛歲才六十五,朕也不見卿有體弱之象,何以請辭?”
李戴也不管彆的,跪下懇請:“萬曆二十六年,太上皇帝怒吏部,貶黜諸郎二十二人。時吏部尚書蔡國珍致仕,廷推代者七人,臣居末,本非才高望重。忝任三年,謹守新令,幸無罪過。然此回考功天下,補選缺員,臣才驚覺才乾不堪重任,羞愧難當。勉力支撐,更是日益體虛,陛下明鑒,還盼陛下恩準。”
當著這麼多人的麵把自己說得這麼一無是處,李戴也是破罐子破摔了。
申時行忍不住開了口:“仁夫何必如此自謙?若是考功補員有何難處,直言便是。陛下早有諭旨,朝會上儘可暢所欲言。”
李戴隻是搖頭:“殘軀已不堪重負,還盼陛下垂憐。”
朱常洛看著他,沉默了一會才開口:“卿是說,將廷推納入日程,吏部仍舊會先把考功補員和新進授職一事辦好?”
“是,臣不敢為陛下添憂,隻是實在慚愧不已。諸官考功,自有上官、臣僚公評;諸員補任,京官要員自有廷推、部推成例,鹹聽上裁。在外府佐及州縣正、佐官,亦是掣簽選任。這些事,臣還是能辦好的。”
朱常洛聽出來了:我一個都不得罪,一個鍋都不背。
王錫爵卻挑了挑眉:“大天官莫非是意指內閣阻撓部權?若這些事能辦好,此後吏部更有何事難辦?”
大家聽得暗暗點頭:沒錯,吏部現在不就隻是這些事?即便京察,也不是吏部一家承擔主持,都察院也會參與的。
怎麼看怎麼像是希望皇帝出麵,讓吏部“重鑄昔日榮光”。
畢竟後麵可能年年都有那勤職獎廉銀了,而且今年鈔關、市舶司、商稅的成敗也與吏治有關係。
啥叫諸官考功自有上官、臣僚公評?吏部隻是做文書工作唄,考功司形容虛設!
本來議題眾多的朝會就這麼離奇展開,李戴仍是一副誠心求去的模樣,卻也不反駁王錫爵。
朱常洛很輕鬆地把皮球踢回去:“既然是後麵的事,何須現在提出來?大天官既然已出班,不如就先議一議遼東撫按人選的事吧。”
李戴這才先站了起來,開始了漫長的發言。
一眾文臣不由得愕然。
按舊製,地方巡撫和巡按都屬於都察院體係,巡按還明確位於十三道監察禦史之列,巡撫則非都察院常職。
一般來說,巡按品級低一點,巡撫則可能從正四品至正二品不等。…。。
巡撫更加位高權重,職責廣泛,涉及地方治理之諸多方麵,徭役、裡甲、錢糧等皆可由巡撫統籌;而奸弊糾正、重案審決、冤刑昭雪、官吏選拔、功賞記錄則由巡按專責,巡撫無權乾涉。
但他們的選拔,巡按需經吏部審批並需都察院認可。而巡撫,則可直接由吏部決定。
此刻李戴幾乎把他那邊認為可以擔任這遼東巡撫、巡按職位的名單、履曆全部念了一遍。其中已經完成考功的,都是京官,地方官裡隻有北直隸、山西、河北等近一些的地方完成了。
眾人在正月十五天沒亮的寒風之中聽得瑟瑟發抖:你個老不羞,就差當廷拿個竹筒出來準備抽簽了是吧?
按如今官場上最可能的升遷路徑,最有可能升任監察禦史的,包含了整個大明的知縣、各府推官,這個名單有多大?
朱常洛越聽眉頭越緊皺。
這麼快就已經以罷工、怠工相威脅了?反萬曆化了是吧?
又或者真要大刀闊斧、全力壓製內閣、把諸多大權都還給六部才會有人有忠心和勇氣來用事?
王錫爵實在聽不下去了:“大天官部議就沒拿出個正陪名單嗎?哪怕陪者多一點。”
李戴隻是冷冷說道:“吏部諸曹郎官缺員亦多,不便部議。吏部諸曹郎官缺員,按例也該由九卿推舉,尚書不得自擇其屬。”
“那仁夫奏請先行推舉補了吏部缺員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