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大火收汁,定立新規(1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3103 字 10天前

第116章?大火收汁,定立新規

諸事怎麼可能都無異議?

皇帝搬出這句話來,那是在說他最近為什麼這麼“猶豫不決”嗎?

難道是要讓異議閉嘴?

申時行覺得自己捕捉到了皇帝的用意,出班說道:“陛下,朝臣儘自科舉數試而取用、居職經數考而躋身朝堂,才乾自是出類拔萃。然過去曆任官職不同,諸省民情也不同,閱曆既異於國事自然各有見解。所以設科道、分諸衙、簡任閣臣,事有體例,拾遺補漏,趨利避害矣。”

“臣等慚愧,忝居台閣,諸事不敢言思慮儘得周全,終歸也是大略得宜之方略。擬呈陛下聖斷,若得允行,此後果然堪用,是臣等職分所在;釀出禍患,則是臣等昏聵無能。連日來眾議紛紛,臣等已是羞慚不已。陛下若求儘善儘美,必無錯漏,則臣等哪還敢任事?”

王錫爵也開口了:“陛下秉持兼聽則明要旨,廣開言路,固國朝幸事!然臣鬥膽諫言,陛下聽得眾議紛紛,既於國事無益,更非信重閣臣之舉!今大計閣臣共題,六部諸衙齊參議之,陛下若仍憂慮,那臣等就真是屍位素餐了。”

沈一貫同樣大膽了許多:“陛下重朝會,惟願眾臣儘抒己見,望日因臣請病便憂心朝議方略或有疏漏。臣既歡喜感佩,亦複惶恐難安。若諸事隻能儘決於朝堂,則何必分設諸衙?何必還具本奏事、發閣臣票擬、請聖裁批朱?”

群臣聽得心裡怦怦亂跳:莫非皇帝是真想把內閣改一改,還權於諸部?

三個閣臣一起出言勸諫,那當然是要維護內閣這個權威整體。

他們一時不好開口,畢竟若是這等大變動,以後又以什麼方式使朝政運行?

都在朝會上吵,那是不可能的,也沒留下多少處置施行的空間,效率還太低。

皇帝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卿等言之有理,隻是……朕此前或是過於憂慮了,然卿等所擬方略,朕谘於朝會,卻又實在眾議紛紛。朕也以為所擬方略應當是大略得宜的,朝臣何以仍多有非議,不明輕重緩急?”

其他人心裡陡然一涼:搞半天,是假裝要動內閣,然後反而壓著我們閉嘴?

啥叫不明輕重緩急,是不是又是蠢?

強調一次就夠了,還折騰大家半個月隻為了大家少反對。

並且先因為重臣不肯任事而鬨了一出暫罷朝會,像是不滿重臣。

真是君心難測啊。

王德完不樂意了:“百官因事擬呈方略,科道糾劾拾漏補缺,裁斷儘在聖心!陛下若要朝堂無有非議,那才是阻塞言路!”

“王給事所言亦有道理!”朱常洛竟點了點頭,“隻是卿等儘抒己見,或於朝會當廷奏議,或以奏疏具本諫言。堆到朕麵前時,則是聽此言有理,觀彼言亦有理。眾說紛紜,朕難免左右為難。”…。。

“陛下驟臨國事之繁,盼諸事謀劃得宜,臣實在欣喜陛下之寬仁賢明。然諸事已有群臣輔佐讚畫,施行則皆決於上。陛下之勤勉,臣等皆知。然陛下豈缺謀臣?臣民則盼善斷之君!若其後果有不妥,也無損陛下英斷之名。君臣聞過則改,日漸日新而已。”

沈一貫說了這番話,殷切地看著皇帝。

我換個路數好吧?

我有過就改,您收了神通吧,都知道您是有主見的,哪裡會左右為難?

朱常洛這才長籲一口氣:“險些迷在魔障裡!現在想來,主要便是三個原因。其一,諸事不分職責,人人可具本奏議。朕看得眼花繚亂,焉能不憂慮過甚?定個規矩吧,往後除科道外,百官隻言本部衙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