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江南神算,天子棋局(1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3614 字 2個月前

第133章?江南神算,天子棋局

這樁事就這麼被皇帝架了起來。

他說出的內容,當然讓在朝會現場的孔尚賢及許多人心驚膽顫。

足以證明皇帝很清楚如今京城糧食市場的情況,也能證明昌明糧行背後有皇帝。

殺千刀的……怎麼會有皇帝親自下場和糧商對乾?

這樣的局麵是所有人都沒有遇到過的。

過去什麼寶和六店,什麼皇店官店和勳戚勳貴的店產,那也隻是專門負責的下人在打理。

一開始隻以為是勳臣失去了京營好處,開始合起夥來圖謀起了京城糧食生意,於是大家試探了一二。

現在昌明糧店不僅“堅持不賺錢”,而且還加大力度放糧,大家已經身陷其中。

焉知一聽眾臣出班奏請就點明關鍵的皇帝已經知道了多少?

怎麼辦?

問題橫亙在每一個與京城大小糧商有關聯的人麵前。

皇帝沒有去管他們,朝會上的一句話就讓許多人左右為難。

若是改掉了自家有關的糧行門外的價牌,就顯得欲蓋彌彰。

若是不改,堅持扛下去,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最關鍵的是所謂江南水患的傳言。

真有人能未卜先知嗎?

殺機重重,皇帝卻不見外臣。

他有非常好的借口:選秀已經進入了最後一個月,宮裡太皇太後、已經進封完成的兩宮太後要與皇帝一選後妃。

時間自然用不了這麼久,但事涉後妃,皇帝對自己的皇後、妃子上心一點怎麼了?

“……大司馬,您是兵部尚書,還是以京營事邀定國公等人議一議吧。”

這一回是申時行請到了田樂麵前。

“好不容易才將新增金花銀的事情議定,何必節外生枝,讓江南又增隱憂呢?”

“什麼隱憂?”田樂故作疑惑。

“……今日我奏請留對,大司馬不是也出班同請了嗎?”

“我是因為有流言說到漕軍,這才不能置身事外。”

申時行心情複雜地看著他,語重心長地說道:“都是忠於陛下,一體任事。希智賢弟,何必節外生枝?”

田樂卻搖了搖頭:“我不明閣老所言,何謂節外生枝?自汪侍郎奏請陛下留心京城糧價事,陛下早有旨意。如今怎麼又扯上了江南?”

“希智賢弟,何必明知故問?”

“閣老既然這麼說,我也就直言了。”田樂看著他,“陛下已有旨意,京城卻漸生流言,這可怨不得陛下,實在是有人不依不饒了。既然如此,閣老何必如此為難?”

“……哎。”

申時行其實也隻是來做做樣子,證明他已經做足了功課。

壞就壞在那句“江南今年恐有水患”的流言,到底是誰敢散布這樣的流言,企圖激起京城的恐慌?

能在京城站穩腳跟的大糧商,沒有一家不是消息靈敏。

現如今已經是三月底,白杆兵也快到南京了吧?…。。

穀雨已過,快入夏日,不會真在這個時候,江南哪裡傳來災情吧?

……

過去,皇帝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

這種固有印象才是讓京城各大糧商慣性應對、以致如今左右為難的根本原因。

但現在既有消息,這消息自然要沒命地往南麵傳。

千裡迢迢傳到江南時,真的已經過了立夏。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一年二十四節氣,一般過了農曆四月便入夏。

江南一貫是從清明穀雨開始就漸漸多雨的,今年恐怕水患更多,這傳言倒不必風水堪輿大能來算。

因為新增二十萬兩金花銀既然要以競價認繳的方式來決定歸屬,又豈會沒有人在這方麵動心思?

實際上,過去每一年都有人在這些方麵動心思,而後得到南京戶部的認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