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一城驚弓之鳥(1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3628 字 10天前

第148章?一城驚弓之鳥

一時之間,南京城許多人離開。

有些人從北麵的金川門出去再折向東,在陸路上趕著。

有些人從西麵定淮門出去之後直接坐小船,有些是去其他方向,也有人順江而下去鎮江。

還有些人從南麵的正陽門出去之後,就奔赴江南各處。

張益顯得比較鎮定,仍在南京戶部辦事。

可他的官廳裡並無旁人,戶部僅剩的那些官吏們也不見他今天辦了哪些事。

張益已經坐了很久,仍舊難以斷定這事情究竟要追究到哪一步。

總不至於要動他吧?

南京戶部尚書,是整個南直隸及浙江、湖廣、江西三省田賦的利益象征,是整個大明鹽課利益鏈條中重要的一環,是太多太多……

僅僅是有人販運了一些私鹽,若僅僅因此就動到南京戶部尚書頭上,那麼整個江南就確認了皇帝遲早大動江南。

而僅僅是直接牽涉到這件案子的話……張益知道牽扯不到他頭上,那是耿定力自己說他去安排的。

法子都是他想,事情也是他做。

至於幾人當日當麵聊,也無非是說點什麼陛下恐怕不知江南漕糧之重之類的話而已,也沒有落入其他人的耳朵。

不至於……難道要做驚弓之鳥?還是像蕭大亨說的一樣,要反早點反?

魏國公昨日去了南京城外,孝陵就在鐘山,不遠……孝陵衛就在那裡。

不能夠……

不遠處的禮部比較清閒,葉向高此刻沒在衙門。

因為家裡收到了一封信,寫這封信的人是王錫爵。

葉向高在書房看著這封信。

在信裡,王錫爵說了說自己了解的葉向高,提到了葉向高的至交好友王錫侯。

【萬曆十七年,見新科進士有名王錫侯者,餘自然頗欲一敘……】

葉向高都有些記不起來了,但那個時候確實記得王康國曾與王錫爵一敘。

他比自己晚六年中進士,那時他在翰林院,王錫侯很快就授職去了順德府做推官。

【說及你們二人自幼時相識、共患難,正是倭寇橫行進卿故裡福清之時……】

那時候,葉向高隻有兩歲,舉家出逃避難。王錫侯三歲,兩家躲在一起。

【數米度日,蝸居簷下,更無一榻,懿旨老母腿染濕寒,至老猶苦。幸得鎮夷侯戚繼光攻破牛田倭巢,福清倭患初平;返家途中,船遇大風,亦是九死一生。】

【倭寇之患,進卿實知。如今江南有狂膽匪類假冒倭寇截毀漕糧、殺害運兵,又有多少人家頓失棟梁?進卿,我等居朝,實在難以將此事化小;陛下初登大寶,體恤臣民,這等大案、慘案也不該輕忽視之……】

左右就是一個意思,王錫侯也是個難得的清廉好官。在任三年,政績列為上等,“五膺首薦”。隻因得罪了上官,最終被劾歸在家。…。。

這一次,他王錫爵已經舉薦了王錫侯再補一府推官。

而你葉向高能夠補任南京禮部尚書,又是曾經切身經曆過倭患的,能不能在這件事上全力配合欽差?

這回確實是江南太不像話了,沒有分量足夠的大員、不能警戒江南其餘的官紳富商,他們三個出身江南的閣老又怎麼勸皇帝平息怒火?

沒看見沈閣老都把蕭大亨親自派到江南了,他雖出身山東,卻是浙黨大將啊!

葉向高放下了信,沉思著走出了書房,隨後先對管家說道:“你安排兩個得力的帶上些銀子回福清,康國兄要起複了,去接他,先過南京一敘彆情。”

王錫爵給了他一個人情,但這反倒葉向高並不是那麼念舊情。

畢竟他沒有奏請起複這個兒時好友。

現在麵對王錫爵拋來的橄欖枝,葉向高倒是開始思考著他的用意。

三個閣臣都七十上下了,都是江南人。

如今北京南京十二個尚書裡,隻有朱國祚和他葉向高是翰林出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