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這個知縣不收禮(1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3975 字 10天前

第164章?這個知縣不收禮

樂平縣的縣衙裡,今天熱鬨異常。

隻有三個人穿官袍,一青兩綠。

還有數人,如縣學教諭等,也穿綠色官袍戴官帽,隻不過他們的衣服上沒有繡補。

再之外則是樂平當地的耆老、鄉紳、大戶。

今日孟希孔沒有去程家專門安排的一處雅苑,而是把見他們的地方設在了縣衙大堂與二堂之間的院子。

這樂平縣衙也是前後大致五進的格局。

大門進來的第一個大院落左右分布著大牢、三班直房、膳館、寅賓館等。從儀門進來後,左右兩排是六房,和吏舍、典吏衙等,正前方居中則是縣衙大堂,承發房和架格庫分布於大堂左右。

大堂再往後,才是排成一排的二堂和它左右的縣丞衙、主簿衙。

兩個佐貳官一般都有單獨的廳堂和居住小院,他們衙廳的後麵則分彆是銀局、稅庫,從左右挨著內宅門外的刑錢夫子院。如果知縣有刑名師爺、錢糧師爺,那就會住在這裡。

內宅門之後,就是以三堂為核心的知縣居所了。

縣衙如何布置,也有定製。

知縣深居縣衙之內,佐官和吏員、屬衙佐衛於前。如果知縣有手腕,那就是屬官吏員俯首聽命、指使及時;如果知縣沒能耐,那麼實則又處於包圍之中。

如今的孟希孔就是孤身一人,應對著更多雙暗自打量他的目光。

在這種場合,官吏之外耆老的地位最高。

皇帝登基之前,還要有耆老一同三勸進。

所謂耆老,就是年老而德高望重的人。在地方,普通百姓老則老矣,要說還有高德重望,那自然是士紳中的老家夥。

程家的族老程文明就是這樣一個耆老。

他並非樂平程氏本支的家主,卻是整個樂平程氏大宗族的族老,有生員出身。

五大桌擺在院中,主桌這邊孟希孔和陸新義、溫平作陪,其他六人就分彆是樂平許、程、洪、馬、王、汪六大名門望族的族老。

“我僥幸聯捷登科,年資淺薄。忝任樂平,此後和衷共濟,還要多多仰仗諸位耆老。”

孟希孔已經不自稱本官了,場合不一樣。

“縣尊才高八鬥、學富五車,聯捷高中、金榜題名豈是僥幸?”

孟希孔強調自己聯捷高中,他們自然也會捧一捧,卻沒有對後麵所謂仰仗之類的言語謙虛一二。

這自然不是輕視,而是看看這個年輕知縣的反應。

年紀大了,糊塗了一點點,也應該受到尊敬,後半句留到後麵反應過來了再說不也一樣。

孟希孔卻對那許家族老說道:“高陽郡侯故裡樂平,聽說嘉靖三十五年建了忠臣祠,萬曆十一年又塑了像。過幾日,我也要親去秋祭的。”

“多謝縣尊大人。”

許瑗是追隨朱元璋的開國功臣了,任太平知府的許瑗在陳友諒來時與花雲等死守落敗,被擒身死,後來被追封為高陽郡侯。…。。

“如今高陽郡侯後人都在?”

“回縣尊大人,高陽郡侯子嗣蔭職廣東新會,後來就在那裡開枝散葉了。”

孟希孔點了點頭,這樂平許氏卻算是高陽郡侯許瑗子嗣的本支所在了吧。

其他洪、馬、王、汪幾家,同樣是出過人物才能在樂平漸漸成為名門望族。

“聽聞縣尊大人是孤身前來任職,起居豈能無人伺候?”他們繼續試探著,“若是縣尊大人不棄,我等皆願為縣尊大人分憂。”

“那卻不必,隻待我去信京城,內子數月之間也會趕來團聚。傭人侍女,都無需操心。”孟希孔笑了笑,“今日不談這些,隻與諸位先行一見,我也要請教一下樂平民情。”

看知縣如此不近人情,眾人雖然心有隱憂,倒不會現在就表現出來。

不論如何都隻是初始,更多情況還要慢慢了解。

知道本縣的新知縣姓甚名誰之後,他們自然都發動了力量去了解。

但樂平程家剛剛出了那麼大的事,不知是回信仍未至,還是許多人都畏懼牽涉其中,所以他們對孟希孔的了解很少。

趁孟希孔隨後去其他桌和其他人聊、喝酒的間隙,程家族老不由側身低聲問陸新義:“縣衙吏員,縣尊怎麼……”

陸新義隻微微搖頭,高聲道:“來,我敬一敬各位族老。縣尊大人是得陛下賜宴南下授職了,乃是泰昌朝第一科天子門生。樂平有這般簡在帝心的父母官,定會越來越好!”

那邊的孟希孔嘴角掛著微笑,同時也更加警惕。

昨天陸新義和溫平兩人就暗示了很多東西,包括什麼侍妾,探問他有哪些喜好,說到哪些裡的田賦該如何……

不肯收東西的知縣並不好做,但也不是不能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