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教他們操作,因為憑身份得到的乾股之外,還有出資部分占的股。
而為了平衡利益和好控製,乾股部分所設計的總占比是不少的,拿錢買乾股比拿錢出資要劃算得多。
這也算朱常洛為親王身份和郡王身份的宗室高層的一個隱形福利,緩和一下他們的怨念。
有了這部分打底,再後麵按出資算增資擴股,那就體現出各藩的貧富差異了。
好在這個時候朱常洛又提供了兩個法子平衡他們之間:一個是設置這次增資擴股的上限,不讓差距拉得太大;二是對於一些確實貧困的宗藩,他給了個借資的恩典,當然也有借資額度上限。
至於中低層宗室將來會不會鬨什麼“當年低價賣了原始股”,開玩笑,沒有皇帝出手,中低層宗室已經全看藩王臉色了。
楚藩這不是都已經想鬨得魚死網破,聚眾暴亂了嗎?
“有昌明號珠玉在前,你們不必擔心會虧。即便隻看十餘萬頃田土收益,一年就不知是多少。分潤了錢,再商討繼續增資擴股,願意繼續把錢投進來還是自己京營些彆的生意,都由得你們。”朱常洛語氣輕鬆了些,“說實在的,若藩王們從此都變了商人,朕和朕的子孫也不必擔心還有藩王作亂了。”
這話題並不有趣,大家訕訕不說話。
再就是一些宗祿先交到宗人府再怎麼發出去的細節問題,朱常洛又向他們說了一個資金周轉獲利和賬期的概念。
每年一百多萬兩的宗祿,並不是一筆小數字。
如果中低層宗室們這次能先得一筆,然後任職也好進學也好佃租也好、家中暫時不愁,那麼後麵的宗祿大可運作起來。
朱常洛準備先在宗室商號裡試行這個銀行的概念。
目前民間已經開始有錢鋪。但目前這個階段,錢鋪隻是利用寶鈔、銅錢、銀子之間的實際價值差距搞兌換業務。當然了,放貸業務是古已有之。
但存款付利來吸儲,目前並不是真正規模化來做的。已經存在的做法,倒不如說是有錢人在放貸獲利。普通人家,哪有什麼閒錢存起來?有的話也是存在家裡。
財不外露,這可是古訓。
但大明八萬餘宗親的宗祿,這不就相當於一筆巨大的代發工資業務嗎?
工資發放晚那麼一年,不就相當於一筆巨大的定期存單嗎?
這件事朱常洛沒有放到昌明號去做,在宗室商號裡試行也隻是先積累這個例子出來。
真正要搞銀行,還是必須從長計議,這玩意威力太大了。…。。
這些都是後麵的事,朱常洛目前沒有對他們說太多。
聊到了後來,他才說著為什麼田土之外的收益隻從海貿上想辦法,而不是迎合藩王們無奈接受之後覬覦的鹽政利益。
朱常洛看著他們:“海貿是風險大,你們擔心,朕也擔心。船一漂沒,也不好查證。但朕準備讓宗室從海貿著手,並非隻為了牟利。朕說走出去,也不是僅僅出海賺銀子。你們有心的,多出錢,教好子弟。當著列祖列宗的麵,朕告訴你們,朕是要開疆拓土的。要做海貿,當然要有戰艦官兵隨行。海貿若成,疆土也就拓出來了。”
眾人心裡一震,潞王也看著皇帝,眼裡頗有期待。
“在朕眼裡,沒什麼不征之國!名曰恭順,實則屢屢侵擾邊疆的外藩有;得而複失,不服王化的外藩也有!被西洋夷人占了的,更是越來越多。寇可往,我亦可往!”
朱常洛“哼”了一聲,臉上有著睥睨神色。
“朕整訓京營,厲行優免充實財計,重設太學選育人才,今日再與諸藩共商大計,都是為了再興大明,爭鳴於大世!北虜仍在,海寇又來。若一成不變,大明國祚恐怕已不長;唯奮力一搏,或可再開新篇。到那時,朕如何不能繼太祖之誌,更進一步,實封諸藩於外藩,讓這大明外藩諸國都姓朱?”
“現在朕讓你們都從封國裡離開,將來你們或能真到一處為國主,有你們的臣民!”
“但這份新的基業,你們若不助朕,則永遠看不到那一天。你們的子孫若無能,也守不住!”
朱常洛站了起來:“朕此番大改諸藩,往近處看是為朝廷財計謀出路,為宗親謀出路,你們則或多或少心中不願。但往遠處看,朕也是為你們,為你們的兒子孫子們謀出路。時代已經變了,與其等西洋夷人和北虜等人把大明漸漸圍了,讓內賊外賊把大明奪了,朕更希望你們能再為大明屏藩,而不是隻守著如今王府的一畝三分地!”
(本章完)
39288601。。
冬三十娘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