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課題攻關,功成驚天下(2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3954 字 2個月前

彈頭的底部,他也改成了凹進去的一個半球型,留著一圈薄薄的邊緣。

後麵才是火藥,整體前窄後寬。

而子彈外殼和底部,他都在旁邊注了一下:銅鐵殼。

繼而子彈底部中間又畫了個小點點,標準:燧石。

趙士禎懵懵地看著這個圖樣,看了看皇帝說道:“陛下,以油紙包,擊發時火藥尚可將之幾乎燃儘,再倒一倒銃管內藥灰沫便可。若是銅鐵殼……還有這燧石放入彈內……”

“不忙。”

朱常洛又換了一張紙,畫著另外的結構。

就算不是火器專家,畢竟已經琢磨這件事好幾年了。既與趙士禎他們深入交流了解,也通過百家苑那邊琢磨了好多年的自然科學。

朱常洛畫著簡圖,趙士禎他們就會有後續的考慮。

現在無非解決那兩個問題:槍管和子彈口徑的穩定性問題,燧石點火的材料問題。

定裝子彈絕對是方向。如果現在口徑精度問題不好解決,那麼就通過火藥爆炸能量利用效率來解決。燧發的觀念既然有了,那麼用撞針在子彈內部引爆火藥,無非就是去尋找更合適的擊發物而已。

朱常洛先畫了一個玩意,看著趙士禎問道:“知道這是什麼嗎?”

趙士禎有點迷糊地看著皇帝:“這臂釧……”

“冶鑄那邊,專門試製這韌鋼臂釧,就叫它彈簧吧。”…。。

所謂臂釧,是女子穿戴的飾品,正與彈簧沒什麼區彆,隻不過或金或銀罷了。

槍械裡彈簧更好用,朱常洛決定讓他們攻克這個課題。

朱常洛又在上麵畫了個鐵片,再上麵是疊起來的幾個子彈,嘴裡說道:“若彈殼是銅鐵,壓下去,栓榫退開後便可彈起,再想想如何不一次全彈出來,恰好卡住一顆一顆子彈便於推入銃管。”

說罷又畫著銃管,後粗前細:“藥包外有一層銅鐵殼,又有銃管和栓門阻著,若能引燃藥包,把這彈頭衝出銃管便好。彈頭前尖後圓,之所以彈底形似小圓坑,便是用那受熱脹一脹之妙。如此一來,彈丸不必做得與銃管內徑一般大小,略小一些也是可以的。彈頭上再抹以油脂。”

邊畫邊說,到了栓榫部分又改了改。原本那根用於往前推子彈的內杆,現在被他簡略地改了改:“這栓榫後又是一個小的韌鋼臂釧,就叫彈簧吧。扳機如何與之相連,你們再做思量。若能製成,不必再有引藥。拉一拉栓榫便可既彈出舊彈殼又上一新彈,瞬息數發,殺敵應該更遠甚於這新銃。”

李成梁看著他驚為天人,雖然不確定這玩意搞得出來。

而朱常洛也知道難點主要在哪裡。

子彈和槍管不夠貼合、沒有膛線什麼的就算了吧,不去深究這些,隻要槍膛內的火藥不會沿著仍舊留存的火門往外宣泄火力、把能量充分用在推出彈頭就好。

“三個難處,朕一一著人來辦。其一,這藏於彈內、猛裝既會炸燃的物事,朕令人或尋或煉,總有所得。其二,這彈簧,你讓鐵廠這邊的大匠依樣以精鋼試製或再煉新鋼。其回彈力道,應該既合用又易於拉動壓下。其三,上兩個問題若能克服,其後彈頭、彈藥各配多少,既不崩壞彈殼又能將彈頭推得遠,朕會讓人去大量試、細細算。”

放下了筆,朱常洛拿著已經有的這支燧發槍:“卿等能製成此銃,朕相信朕設想的這種新銃也能製成。在最難的銃管和彈丸冶鑄大小如一問題上流連,莫不如想些彆的法子。”

他隻用提示自己知道的大概結構,後麵就隻是幾個技術難關罷了。

當年那麼多紅色學習裡知道先烈們如何在極簡陋的情況下自製槍械,那一點點淺薄的積累派上了用場。

軍工園如今的冶鑄水平其實是可以的,從毫米級進化到微米級的精度,朱常洛不去想這麼不現實的問題。與其想這些,不如後麵讓他們怎麼改進工藝流程,儘量提高標準程度。

但是他知道雷汞、雷管這些大大有名的玩意,無非後麵讓那些煉丹的道士們和百家苑的一些人朝這個方向去研究。

而彈簧這種東西,現在既然有材料做片板狀的玩意,那就說明有彈簧鋼。品質就算不如後世強,但皇帝給了明確思路,誰說大明的頂級大匠們試製不出來彈簧?

最後子彈口徑設計和裝藥量,更隻是一個大量實驗和對實驗結果的數據分析過程,確定最終標準。

朱常洛看著李成梁的表情笑了起來:“有魯密銃和鳥銃,如今也夠用了。再加上虎蹲炮、佛朗機炮和這種如今改進的明威炮,大明兵器輸於誰?既如此,再有創製,不如出世便驚煞天下敵!”

(本章完)

39288199。。

冬三十娘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