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君心莫測(2 / 2)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4652 字 2個月前

而泰昌三年才中進士的孫承宗一下子直升四品,更是三品樞密院實職大員,僅次於主管他們的李汝華。

皇帝在樞密院內要開始重用青壯派了。

而鄭繼之要被皇帝從刑部左侍郎調到樞密院來,田樂想了想問道:“陛下要在廷推諸部尚書之前頒旨?”

“正是,朕先把樞密院要的人定好,免得還有幾個尚書之選攪得人心不定。”朱常洛說道,“其餘樞密院在京文臣,今日也一並議一議,先定下來。”…。。

等陳薦那邊把廷推結果送到皇極殿時,朱常洛已經回來了。

皇帝還沒有確定兩個相位的人選,和樞密院有關的一批任命卻先出來了,隻涉及到三個文臣。

但這三個文臣,本來都是尚書甚至兩個相位的熱門人選。

比如刑部左侍郎鄭繼之,總督漕運的李三才,申時行留京編哲宗實錄和太嶽公集之後從鴻臚寺卿升任刑部右侍郎的申用懋。

李三才已經總督漕運多年,官場人脈極廣,但私下裡的評價很耐人尋味。

如今皇帝卻直接讓他來做空缺多年的中軍右都督。是要來到北京了,但入了樞密院。

而樞密院的文臣,和其他文臣打交道非常不好。在樞密院裡和勳臣武將過從甚密,同樣十分不好。

至於申用懋,作為申時行的兒子,申用懋其實頗有才乾。在兵部曆任車駕司主事、武庫司和職方司員外郎、武選司和職方司郎中,可以說他做官的大半時間都是在兵部度過的。

申時行擔任進賢院太常大學士時他不便留在樞密院,給了個正四品的鴻臚寺卿閒用,又升任他做刑部右侍郎,竟然是為如今再到樞密院做兵部尚書做鋪墊嗎?

皇帝還是放心申時行啊。

一天的時間,在京文臣們既等著皇帝確定禦書房、施政院二相的人選,又想著這三人被皇帝用到樞密院之後帶來的連鎖反應。

申府之中,隻用專門修書的申時行現在氣色反倒好了很多。

已經七十三的他看了看兒子,心中不無感慨。

“陛下知人善任,你既熟於軍務,去了樞密院,好生向樞密使請教。”

“父親,兒子擔心的是江南……”

“申家的擔子是你扛了。陛下要在樞密院用你,為父修完了實錄和太嶽公集,自當回鄉助你,不致江南出什麼亂子讓你為難。”

申時行歎著氣,他這樣的多年重臣自然看得出皇帝的用意。

陳璘恐怕時日無多了,前軍右都督缺了快兩年,皇帝準備用兵。

大明士紳還有沒有那個膽子準備做什麼,其實是很微妙的。

總督漕運的李三才也被調入樞密院,皇帝用他兒子做兵部尚書,那是要申家做選擇了。

一方麵是兒子的前程,另一方麵是那成功幾率渺茫的“作亂”。申時行回鄉後,當然隻能像沈一貫一樣,傾儘全力借助他們過去的影響力讓皇帝這邊的籌碼更多。

父子二人,已經相繼做了首輔和兵部尚書。

申用懋才四十八,將來焉知不能成為樞密使——隻要申時行知道該怎麼選擇。

天亮之後,皇極殿內,朝參官們聽著王安宣讀旨意。

經廷推奏問,乾綱聖斷,大明的總領中書大臣和總督政務大臣明確了人選。

葉向高誠惶誠恐,心中滋味複雜地跪拜謝恩:天殺的!確實沒有去很棘手的施政院,但他昨天居然同時出現在了總領中書大臣和總督政務大臣的陪選名單裡,並且是施政院總督政務大臣的正選。…。。

被沈鯉和朱國祚一起陰了!

相比於去施政院,葉向高還是覺得禦書房安全一點——雖然權力大不如在進賢院時。

但看來,皇帝也對他在進賢院的工作成果不滿意。

總督政務大臣的一正二陪人選裡,李三才已經有任用,葉向高去了禦書房,剩下那個人選昨天就讓人很意外:居然不是呼聲頗高的趙世卿,而是蕭大亨。

坐鎮南京多年,本以為朝廷要換青壯要員為輔相,沒想到居然還是個老家夥,是個比王錫爵還大兩歲的老家夥。

兜兜轉轉,已經七十六的蕭大亨居然還能回來總督政務,陛下怎麼想的?

這種結果,為什麼不乾脆擱置,讓吏部再廷推施政院和進賢院二相人選?

隻聽皇帝說道:“朕不日又要去遵化,王督政再辛苦兩三月,等蕭督政到任。至於太常宰,外藩朝覲需要伴駕前往,那就由朕特簡定下來吧,李總憲,你來!”

李廷機愕然看著皇帝,隨後忽然回味過來。

皇帝這似乎是被當時廷推禮部尚書時用力過猛的葉向高和沈鯉都輕敲了一番,也輕敲了認為這回一定能上位的朱國祚等青壯文臣。

重用蕭大亨自然是有功必酬,重用李廷機則是安心辦事便得聖眷。

進賢院和鑒察院該怎麼辦事,接下來尚書們的推選該如何,大家都要懂。

君心莫測,但李廷機隻有感恩。

餅從天上來。

(本章完)

39288531。。

冬三十娘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