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年輕武卒與管氏仲姬的約定,接下來由後者帶路,將眾人安全送至齊梁邊境。
這位日者的探路方式,令田籍頗感獵奇。
往往走著走著,忽然就停下來,從地上抓一根名為“蓍”[sh的野草,伸入兜帽中,然後也不知是用嘴嚼碎,還是吹一口氣什麼的,反正再次拿出來時,掌中已成一握草碎。
而後她念念有詞地往地上一擲,草碎散落腳下,看著雜亂無章,但偏偏在下一刻,她就朝著某個方向信步而去。
這種莫名其妙的尋路方式,令田籍一度懷疑對方是不是在愚弄眾人。
然而一路過來,不但作為正主的年輕武卒沒有異議,便是私下議論時,公輸五也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所以他隻能感慨一聲“活久見”,繼續趕路。
……
儘管眾人都認可管氏仲姬的尋路方式,但田籍對她的疑心並未消失。
因為需要與遊老交接儀式材料,所以他這一路走,隨時隨地對照阿桃提供的行軍圖,尋覓合適的傳送點。
也正因為一直關注行軍圖的信息,所以他很快察覺管氏仲姬引領的這條路線,似乎有些問題。
首先大體方向上,是向著西南方的平原、交陌及梁國三地交界進發,這點上她並沒有撒謊。
至於途中為了躲避關隘、巡哨,繞了一些路,這些都屬題中應有之意,也沒有問題。
真正令田籍起疑心的,是從已經走過的路線來看,他們正越來越接近一處行軍圖上標注“險”字的區域。
可惜此時六甲拘陽環不在身邊,他無法發動相者陽神的【辨位】,隻能通過肉眼大致推測自身位置,無法準確判斷管氏仲姬是否真的要將眾人帶往那處險地。
說不定隻是人家選擇的路線,恰好距離那裡比較近而已呢?
……
然而隨著漸漸接近梁國邊境,可供選擇的路線越來越少時,那處名為“君子穀”的險邪之地,已經清晰無誤地橫亙在西南方向的必經之路上。
“她為什麼要走那裡,僅僅是為了躲避關哨?”
在不知對方盤算的前提下,他自然不會傻傻地當麵揭穿。
為了自身安全起見,他趁著休息間隙進入神魂空間打探“君子穀”的信息,沒想到很快有了結果。
原來“君子穀”是連接齊、梁兩地的其中一條交通要道。
不知從何年何月起,人們發現此地有一種邪異的特性:有秩者一旦進入這裡,神魂便會受到某種難以名狀的力量壓製。
並且受壓製程度因人而異,主要區彆在於有秩者的“德性”。
從過往經驗來看,德性越高者,受到的壓製越輕微,甚至有傳言德性圓滿者,在這裡不但不受壓製,反而會有如魚得水之感。
這種傳言並未有實例記載,不過正因這種特性暗合“德勝才為君子”的修德理念,所以這裡便有了“君子穀”之名。
果然一進入“君子穀”的地界後,眾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適反應。
其中管氏仲姬的情況最嚴重,兜帽中不時有咳喘之聲傳出,嚴重時,甚至連路都走不穩,得靠婦人槐攙扶著走。
年輕武卒則次之,雖然一開始步履如常,然而入穀走了不過半日,他就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並曆聲質問管氏仲姬。
後者一邊低喘著,一邊解釋道:“平原都乃是三齊心腹之地,關隘重重,想從尋常道路逃到邊境,談何容易?”
“唯有走這種人跡罕至的險邪之地,方能快速到達邊境。”
管氏仲姬的這套說辭,哪怕田籍已經了解了的“君子穀”的一些底細,依然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