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明明就在那裡,可偏偏受害者才是最不想看到真相大白的一方。
說不定他們將證據提交出去後,會立即遭到東宮的瘋狂打壓,而尚處牢中的墨煙,處境隻會更加危險。
這讓狐甲閭眾人都有些犯難。
“或許,最想掩飾真相的,並非太子。”太子妃突然說道。
“儲君之位與他休戚相關,他還不想?”公子昭疑惑道。
“雖然我不懂儲君的艱辛。”太子妃幽怨地瞥了公子昭一眼,“但兒女情長之事,我還是略懂一些的。”
“好比說,貞荌最後為何打傷了馬,卻放過了太子?”
未等田籍三人回答,太子妃給出了答案:“因為她想自儘,又怕太子上來阻止自己啊!”
“還有貞荌既然不是真心想殺太子,為何要選擇在此地動手?”
這次田籍三人不吭聲了,等著太子妃自己回答。
“因為她也知道這次行刺若被外人知曉,會影響太子的名聲啊!”
說到這裡,太子妃幽幽一歎,道:“我不知道這位貞荌為什麼要刺殺太子,或者她身上背負著沉重的使命,或者不行刺,她的家族就有災禍……但毫無疑問的是,在真正動手的那一刻,她的心,已經背叛了她的劍……”
聽完太子妃的感慨,公子昭抬頭望天沉默不語,也不知道是感慨這段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還是下意識想回避些什麼。
倒是田籍目光一亮,問太子妃道:“所以太子對貞荌,也是真心的?”
“我嫁為太子婦這兩年,他不但對我不聞不問,也從未親近過其他女子。”太子妃回憶道,“初時我還以為隻是他性子冷淡,如今看來,怕是對貞荌餘情未了吧?”
“原來如此!”田籍擊掌道,“這就解釋得通了。”
“博聞想到了什麼?”公子昭收回望天的目光。
便聽田籍侃侃道:“我先前一直想不通公子宛為何非要為貞荌立墓,哪怕墓中埋的不是本人。”
“如今知道貞荌是刺客,這個舉動就更不合理了。”
“但既然殿下認為太子對貞荌餘情未了,說不定堅持要為貞荌立墓的人,正是太子!”
“可話說回來,織羅山地形複雜,不鋪開大量人力,怎能找到一具摔落深穀中的屍體?”
“可一旦大肆派人上山搜查,不就瞞不住真相了嗎?”
“公子宛作為太子少傅,一身前途全落在太子身上,當然要儘力保全太子的名聲!”
“所以我猜,最後公子宛沒找到屍體,隨後在處理老馬夫一家時,順手用半牙的屍體代替。反正太子也不可能去挖貞荌的墓,有當時瞎眼的午目作證,足以蒙混過去!”
……
如果田籍的推理成立,千乘裡荒墳最後的疑團也解開了。
而且順著這個結論推下去,他漸漸發現了一個能夠破解當前困局的思路。
“要徹底洗脫墨閭副身上的嫌疑,莫過於東宮親口承認真相。”
“如果東宮上下一心,此事自然沒有想頭。”田籍分析道,“可現在看來,至少在貞荌的問題上,太子餘情未了,而公子宛卻欺瞞了太子。”
說到這裡,田籍目光幽幽對眾人道:“或許我們能利用已經死去的貞荌,來讓他們主臣之間,生出嫌隙,進而達到我們救人的目的!”
……
接下來,眾人順著田籍提出的思路,商量具體施行的細節。
當中有兩個尚需解決的問題。
其一是必先找到真正的貞荌遺體,這是確認公子宛欺瞞太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