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選擇“潛行不窒”儀式,就可以到深潭旁邊結廬而居,時常潛入潭水中熟悉深水環境。
當然,這裡麵,存在著一個相互矛盾的抉擇。
能讓人長期居住生活的環境,必然不夠“驚險”,那麼相應地,成功激發“純氣之種”的可能性就較低,白白浪費時間。
反之,越是驚險刺激的地方,譬如北溟這種天然邪異之地,雖然越容易激發“純氣之種”,甚至能達到儀式極限的三道純氣之種,但想要長時間生活其中,卻非易事。
那麼,有沒有一種,既能足夠驚險,又能保證安全前提下,讓人熟悉環境的方法呢?
這一刻,田籍想到了他的“泥人替身法”!
泥人替身法,本質是削減儀式難度,少量多次,從量變到質變。
過去的秩一秩二儀式,都給了他極大的幫助。
如今秩三的不慄儀式,需要遊者親身赴險,在這一點上,無法再以泥人替身代替自己。
但這個無法代替,是指正式儀式上無法代替,並不代表,在儀式前熟悉環境的階段,不能使用啊!
他完全可以將泥人替身扔到驚險的環境中“生活”,這樣既能確保自身提前熟悉驚險的環境,克服戰栗本能,同時就算遇到意外,損失的也隻是泥人替身而已,不會危及自己肉身。
如此隻要經過充分的嘗試,他就能最大程度確保在正式儀式的時候,自己激發“純氣之種”的成功率!
“嗯,接下來一段時日,除了堅持吃補藥以外,也得好好考慮一下第一個儀式的環境,以及泥人替身的配方。”
……
田籍過去所用的穢土泥人,受到穢土特性的影響,會對五感產生極大的屏蔽效果。
這在秩一以及秩二的儀式中,給了田籍極大的幫助。
不過到了秩三的“不慄儀式”,這種特性反而成為了阻礙。
因為他現在需要用泥人代替自身感知外界的驚險環境,而非與外界隔絕!
“況且穢土捏製的泥人雖然相比於凡土更為堅實,但到了秩三的層次,就有些不夠看了。甚至都比不上我現在的肉身強度。”
“如此的話,純粹的穢土泥人,並不足以代替我本體進入驚險環境中‘生活’。”
好在,匠人辛夫留下的《九土注》,給了田籍改進替身泥人的思路。
“先前我就考慮過以更高級的‘四方土’來改進泥人,如今看來,這個思路果然是對的。”
“四方土各自的產地,東夷、西澤、北溟、南荒,本身就是舉世皆知的邪異之地,若論‘驚險’,在天下人族已經探明的區域,極少有地方能出其右。”
“正好眼下我有一箱子北溟坎晶,這種四方土本就是北溟出產的,與那裡的環境相性最好。”
“若以之製作替身泥人,不但能最大程度地獲得北溟環境感知,而且還能在其特殊的環境在穩定存在……”
於是,田籍很快確定了第一個“不慄儀式”的內容:潛行不窒。
而儀式的地點也隨之而定下來,正是臨海城北方百裡開外的北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