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田籍回到了自己闊彆已久的宅子
相比起去年冬天離開時,家中又添置了一些新的家具細軟,雖然都不是什麼精美華貴之物,但卻讓這裡多出許多屬於家的味道。
讓田籍這位難得回來一趟的遊子,有種發自內心的安適之感。
甚至連空氣中彌漫的絲絲草藥澀味,也讓田籍感覺分外舒爽。
看來魚館主當初為了儘快晉升醫者秩二鈴郎,沒少在秩一修德方技【和合】下功夫。
至於秩二修德,田籍專門給媯魚測試過,是一個名為【走方】的方技。
作用是醫者四處遊醫,以方子對同一種病症治好的人越多,今後對該病的療效就越強。
彆的不說,田籍如今雄健的體魄,就是這種效果的鐵證。
“食力佳”就數他吃最多,是阿桃的數十倍不止。
畢竟後者是屯一次吃很久,而田籍則是囫圇吞棗地海吃,生生將自己練成了俠客般的強壯體格。
其實醫者秩二的“鈴郎”之名,本就是手持搖鈴四處走方的遊醫之意,過去田館主對秩二的弟子同樣如此要求。
媯魚對先師的規矩蕭規曹隨,甚至做到更加細致,在獲得平原城平民擁戴之餘,不知不覺間,秩二修德也將近圓滿。
“魚秩二積累也算深厚了,等修德圓滿,就可以試試衝擊秩三了。”
醫者秩三,名為氣味師,乃是取自醫道對藥理的“四氣五味”之說,也即“溫、熱、寒、涼”四氣,與“酸、鹹、甘、苦、辛”五味。
到了這個層次,醫者甚至隻需要遠遠聞一聞,或者輕輕嘗一嘗,就能精確判斷草藥形狀,或者患者病根。
傳說當今醫者所掌握的絕大部分藥石療效,最早就是由某位醫道之神親嘗百草總結出來的。
雖然傳說之事多不靠譜,但相比起隻能靠外觀症狀,以及經驗來粗略斷症的藥士與鈴郎,秩三氣味師依靠嗅覺和味覺,獲得了更精確的斷症手段,有了質的提升。
“唯一問題是,當初田館主並未培養出秩三層次的弟子,連他長子田山都未曾達到,故而北門醫館對於秩三層次的知識沒有留下傳承。”
“在他死後,北門醫館已經徹底斷絕了秩三的傳承。魚手中掌握的知識,幾乎都來自當初我從孫氏氣味師那裡搶來的醫書。”
“這作為媯魚衝擊秩三的基礎,顯然遠遠不夠。”
“得找個時間跟她好好商量此事,該拜師得拜師。”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難得三人相聚,討論這些嚴肅話題未免大煞風景。
媯魚平日衣食皆從簡,如今田籍回來,親自下廚,好好做了一桌美食。
連小田恕都半是嫉妒,半是打趣地抱怨道:“兄長還是多多回來看望我們吧,這樣我就能經常吃上好東西了。吃得好,精神足,課業才能有長進啊!”
“我平日也沒虧待你啊?”媯魚白了弟弟一眼,“你自己課業不用功,還怪到我頭上了?”
“豈敢豈敢,大概是愚弟沒這福分吧,隻能指望想來妻子賢淑……”
“你這是怪我不夠賢淑咯?”媯魚抬手便打。
“誒!我年紀不小了,彆來打額頭啊……”
田籍看著姐弟倆打鬨,臉上始終保持微笑,努力將這久違的家常畫麵深深刻印在腦海裡。
自己常年在外打生打死,為的不就是這樣的一個家麼?
如果這就是他的“有所待”,他不介意永遠擔待下去。
……
是夜,久彆重逢的兩人,好好溫存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