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用假符湊合的泠然閣殘缺版,這裡的陣法,是以一枚名為“治水”的禦雨真符作為核心驅動的。
這枚真符的存在,讓一廟三曹能夠長期懸停在都府之上,而不需要考慮額外補充假符。
如今加上田籍的兩枚真符,五層閣樓不但浮空能力更進一步,甚至能像先前泠然閣一樣,具備移動能力,速度猶有過之。
先前田籍就是靠著這個有三枚真符驅動的六氣懸空陣,才帶著眾人安然逃離平原城的不祥火海。
雖然不知道這枚“治水”真符屬於囚居臨海都的哪位泠然閣元老,但跟“逐日”一樣,現在它也成了田籍的囊中之物。
“連上我道心所在的‘風獸’,我手上就有三枚真符了,從禦氣數量來說,倒是不下於深海的‘霧鰂’了。”
……
想到深海的狀態,田籍不禁又聯想起先前旁觀龍尉顯現聖人之道時,曾經思索過的問題。
遊者,何以入聖?
從崔青圭當時分享的經驗來看,祝者、兵家,都是借助外在的東西,來構築自己的聖人之道。
祝者,兵家,包括黑水的法家,本質都是集眾之道,要借助外在的“眾”來成道入聖,倒也不奇怪。
但遊者顯然與這三者不同。
遊者理念,講求率性而行,逍遙自在。
若是依托外力入道,那還是遊者的“道”嗎?
想到這裡時,田籍目光下意識看向手邊的一本書。
那是阿桃離開泠然閣時,順手帶走的藏書之一。
因為泠然閣曾經被許氏父子洗劫,真正有價值的所剩不多。
而這本名為《傲吏》的簿冊,因為對於真正的遊者已經意義不大,所以得以幸存下來。
當初田籍還是外門弟子的時候,曾經翻過此冊,並看到一句前人留下的旁注。
當時他看得不明所以,如今回頭再看,忽而有所觸動。
雖禦六氣,猶有所待,何以入聖?
“莫非隻要心有所待,哪怕禦滿六氣,也無法入聖?”
田籍忽而想起這段時間以來,見識過的那些遊者之外的各路大能。
雖然他們秩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有所“擔待”。
管叔吾對東山再起的堅持;
孫峻野對報仇雪恨的執念;
崔青圭作為崔氏家主的負擔;
慶朱木作為平原大俠的道義;
兩位肆師以及麟字營營長為了壓製廢院不祥而各自傾其所有。
甚至包括已經入聖的龍尉,還不是因為曾經在城郊驛館的無情大火中留下“擔待”,最終要為此付出耽擱百年的沉重代價?
“集眾之道,尚且會因為外在的事情而有所擔待,更何況是講求逍遙的遊者?”
“莫非深海那種強行集滿六氣之禦的做法,果真不是遊者入聖的正確方向?”
“可若這不是入聖之法,那遊者又該如何入聖呢……”
“也不知道三老已經夢蝶祖師,是如何做到的……”
田籍一時千頭萬緒,想著想著,身心忽而感覺無比疲倦。
自從登臨秩四以後,他可是一刻不停地戰鬥到了現在,與人鬥,與天鬥,與不祥鬥……
如今死裡逃生,暫時安全下來,疲倦感便禁不住一湧而上。
“還是先歇息一下吧……”
田籍合上書,躺倒在榻上。
大概是因為太過疲憊,片刻後,他就進入了熟睡狀態。
而就在這時候,一道如幽靈般的素白身影,忽而從某種簾帳背後閃出,悄悄抵近他身前。:,,.,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