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田籍與徐公共同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時候,大比這邊已經有了結果。
沒有任何意外,知北樓取得了甲等上的評分,奪得冠軍。
眾人之所以還等著這裡,不過是為了守候徐公“審問”田籍的結果而已。
一旦證實田籍取材來路不正,那知北樓的比試成績自然就要取消。
隻是此時見得田籍居然跟徐公有說有笑,君臣之間聊得十分投契,眾人不禁紛紛側目。
這才第一次麵見徐公,就已經這般得寵了?
這靈台伯還真是不簡單。
莫非往後這徐國朝堂勢力格局,要發生變動了?
……
相比起旁人的忖度,田籍此時心裡門兒清,明白眼前君臣相得姿態,不過是配合徐公的某種“演出”罷了。
但這並非意味著田籍此行沒有收獲。
相反,這次麵見徐公,收獲遠遠超出自己最初預期。
首先,徐公正式允許知北樓借道徐國,返回臨海都。
這是來自徐公的最高旨意,明令下旨,乙木伯再無任何借口阻攔。
不想借也得借。
有了這一條,田籍便不虛此行了。
隻是沒想到除此以外,徐公還額外送了田籍兩份“大禮”。
其一,正式冊封田籍為徐國“靈台伯”。
先前他的封爵是公子昭賜予的,這是鑽了徐公下令眾人不得乾涉公子昭之事的空子,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此時徐公不但給田籍授予正式的靈台伯印綬,更打算將這次封爵公告天下。
這意味著,從今往後,田籍這個靈台伯封爵名副其實,廣為人知。
彆的不說,諸侯之劍的威力必然會得到相當提升。
其二,田籍作徐國貴族中唯一一位遊者大能,允許在他的封地內建立泠然閣徐國總閣,田籍擔任徐國總閣的元老。
這樣一來,龐尉等流浪遊者不但有了正式的官方遊者身份,就連原平原城泠然閣的遊者,也可以選擇退出大齊泠然閣,轉投田籍麾下。
當然,對於田籍來說,這個身份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從今往後,他將有借口不受大齊宗伯府的控製,終身囚居皇都。
因為他現在是徐國的官方遊者了。
……
當然,這一切所得,並非沒有代價。
徐公之所以初次見麵就對田籍如此厚待,當然不僅僅是因為田籍獻上了製作震木精華的秘法。
更主要的,是因為徐國的一眾貴族,基本都山人途徑的有秩者。
就算未曾入秩,世世代代受到山人價值觀影響,全都喜歡遁世隱修,不願意出仕任事。
這點連徐公本人都不遑多讓。
隻是徐國這種置身事外的姿態,宗主齊皇早就不滿了。
春末的那次大朝會,齊皇更是一番分化拉攏的操作,將徐國逼上前台。
這讓徐公明白,若再這樣下去,齊徐兩國之間,恐怕要出大問題。
而田籍作為遊者大能,更兼紫龍衛的特殊身份,就凸顯出重要價值了。
以他為紐帶,今後不論雙方有何矛盾,都多了一道緩衝的橋梁。
甚至於,田籍完全可以視為徐公特使,作為徐國山人們的世俗行走代表,完成齊皇交代的任務。
對此,田籍當然沒有異議。
一則齊皇當初默認他的封爵,本就有這層意思在裡麵,如今不過再得到徐公一方的承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