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先生?”
王揚連叫兩聲,才讓庾易緩過神來。
“我這辦法行嗎?”
“甚妙!甚妙啊!之顏,我再問你一個問題——”
庾易迫不可待地就要發問。王揚忙道:“先生,常平倉的事......”
“這個好說!你看看下麵這個問題有什麽辦法能解決......”
庾易本來沒打算問王揚第二個問題,但王揚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所以把第二個難題拿出來試試水,這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要難,能有辦法最好,就算解決不了,也不會有什麽損失。
王揚見庾易這麽說,也隻能繼續聽下去。
“這是......這是我另一個朋友遇到的問題。今年南廣郡蒙山下發現了一座銅山,乃前漢鄧通舊時鑄錢處。朝廷為此特意從少府分出一整批製錢官吏和工徒,派到南廣,設錢署衙司,專門負責開采鑄錢。可幾個月下來得錢不過千萬,但耗費成本幾乎與所得利潤相當!
從人員開銷到置辦器具,再到建廠丶雇工丶采礦丶熔銅丶開砂,幾乎步步是坎坷!每一步都在撒錢!還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突發問題!幾個月下來,耗費不僅不減,反而漸有加大的趨勢!現在鑄錢的速度已經趕不上花錢的速度了,要是再這麽下去的話,這錢鑄得還有何意義?如今朝廷除了放棄此銅山之外,還有沒有什麽彆的辦法?”
庾易期待地看著王揚。
王揚想了一會兒,問道:“您朋友是郡太守?”
“嗯......比太守大一些。”
“州長史?”
“......之顏,你是又想到什麽好主意了嗎?”庾易見這對話與之前如出一轍,不由得期待更大。
“我這個主意需要朝廷同意,不是地方能決策的。”
“沒關係!隻要辦法管用,我那朋友可以向朝廷請示!之顏你儘管說!”
“現在的症結是成本高,成本高的原因其實主要是行政成本高......”
見庾易不解,王揚進而解釋道:
“朝廷派出那麽多人到偏遠地方,一來人員繁冗,二來不熟悉當地環境,三來天高皇帝遠,四來管理模式估計是原樣照搬京城官署,不會因地丶因時丶因事製宜,這麽一下來,多餘的花銷一定不會小,效率也不會高,不然像置辦器具丶建廠這些都是前期投入,前期弄完了,後麵的花費本應該逐漸減少才是,沒有越來越費錢的道理......”
庾易聽得連連點頭,心道這少年也沒見到章奏中的具體細節,但卻說得宛如親眼一般,並且一下就看出關鍵,這等體事察物的能力,可不是一般少年人能有的。
“......這是典型的活力不足。活力就是動力,就像一潭死水,沒有活力,靜止不動,那它隻能乾涸發臭。所以要引進活水,有了活水就能激發活力,局麵也就能為之一變——”
“之顏說的活水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