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本土派和港商集團都意識到一場爭奪已經不可避免。
於是一天之內,連續四家來自於港城四大豪門的分公司在燕京提交注冊程序。
每一家的注冊資本,都是誇張的十億。
這好像是一種表態,更是一種宣戰。
而麵對來勢洶洶的港商集團,本土派並沒有坐以待斃。
開始不斷的研究立項,各個行業的頭頭腦腦,都開始聚集起來,似乎一定要和港商集團鬥一個高下。
隻不過雖然局勢緊張,但不管是本土派還是港商集團,都保持了基本的克製與冷靜,至少還沒有明麵上的鬥爭開始,都隻是各自在秀肌肉,表現實力和決心罷了。
並且在彼此的默契之下,即便是鬥爭,也會被控製在一定範圍內,至少林老太爺那個級彆的老人不會親自下場。
這樣一來,也正符合了高層的意思。
這是一個三方暫時都能接受的局麵。
而霍家,這一次的確是被林琅天給算計成功了。
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不過在李晉的乾預之下,霍家的損失被降到了最低。
分公司的所有資產全部被轉移,而那份計劃書,也作廢。
等於林琅天拿到的不過是一個空殼公司的股份,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林家似乎也知道這一點,連過戶手續都沒有去辦。
新的公司同步開始注冊,過一段時間就能審批下來。
“不管是本土派還是港商集團,這一次的目標都是奧運場館的建設項目,但是現在項目還沒有正式立項,所有人也隻能先等。”
李晉和霍振洲坐在書房內,兩人就今天燕京的局勢正在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