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資本看到了這個東方國家迸發出來的強大力量,而有這樣一股力量公開地作為後盾,對於李晉來說,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放下和霍振洲的電話之後,李晉立刻聯係上了胡文懷。
“怎麼樣?”
胡文懷知道在這個時候接到李晉的通訊請求,必然是事情已經有了結果。
“2000億美金。”
李晉簡單地報出了一個數字,語氣沉重。
即便是胡文懷,此刻也吸了一口冷氣。
本次行動,他所帶來的資金也不過是500億美金而已,而光是港城那幾個大家族就活生生地湊出了2000億美金,在感歎這些港城家族底蘊深厚之餘,胡文懷也無比感慨港城的那些老人,已經是把棺材本都拿出來了。
“說句實話,最開始的時候,這一戰我是為了自己的私心而打的。”
李晉突然開口說道。
資本金融領域和其他行業本質上是一樣的,風險越大,利益也就越大。
和米國打這一場金融戰,難度係數之高,是外人很難想象的。
要是知道事情會越鬨越大,到這個地步,李晉最開始的時候一定會換一種方法,至少不這麼激烈和直接。
畢竟晉晴還是太弱,根本撐不起這樣一場金融戰的消耗。
可最開始,李晉就是為了牟利去的。
一旦這場金融戰打贏,把次貸危機提前引爆,李晉就會成為最大的贏家,瞬間跨越至少20年的積累,讓晉晴從步入國際化的那一刻開始,就擁有了媲美那些百年財團的經濟實力。
“但是到後來,我意識到一旦這場已經被掀起的金融戰輸了,那麼就好像在一個深淵中打通了一條管道,深淵裡的那些惡魔會順著這條管道掏空華夏改革開放以來的成果,因此我不能輸,也正是那個時候,我認為我是在為國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