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熹之想著,又是繼續對辛夫人道:“既然有你外甥,那顧客便不用愁了,我倒是想把這香料鋪子,一改傳統鋪子簡單售賣的風格,弄成一個可以吟詩作對的品香樓。”
鋪子越高雅,那麼達官貴人們便會越喜歡,無論是宮中的後妃還是天下的文人,都會趨之若鶩。
辛夫人覺得宋熹之的想法很新奇:“你這個主意倒是好,這樣是完全走上流的路子了。隻是那群酸文人的口味很刁,你想要日日留他們在此,那可需要真本事。”
宋熹之很自信,她從軟榻邊的暗匣裡掏出了幾分熏香,還有一張紙條,又是一起交到了辛夫人的手上。
“辛夫人可以先品一品,按順序評出它們的名次,看看與我猜想是否一樣,然後把最優的那味熏香打造成招牌。”
隔著油紙包,便能隱約的感受到各味不同的香氣,有冰冷的雪鬆氣息,仿佛置身雪山神女的懷抱;也有沁人的木香,似乎在朝霞升起時,萃取了林原樹梢的第一顆露珠……
各種香氣融合又分散,辛夫人深吸了一口氣,心情在一瞬間寧靜了下來。
“妙,實在是妙極了!話不多說,我現在便按照你的構想設計鋪子,分成我一你九。”
宋熹之看著辛夫人的反應,十分得意的歪了歪頭,可當她聽見辛夫人的話,又是瞪大了眼睛:“我原本設想的是你三我七,還怕你不答應呢。”
古法方子固然重要,但是那些人脈更為重要,若是能用品香樓籠絡了天下文人雅士,便不是多少銀子能夠衡量的。
辛夫人努力的吸了吸鼻子,鼻頭聳動了一下,整個人的思緒還沉浸在這些熏香中:“那就二八,我二你八,再多我是萬萬不敢承受的了。”
“聽聞寧王近日回京,他這人素愛品香,咱們可不能錯過這樣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呀!”
“寧王?”宋熹之在冗長的記憶裡仔細搜尋。
“那是陛下一母同胞的親手足,世人口中閒雲野鶴的小皇叔呀!他放蕩不羈,最喜歡這些東西了。”
宋熹之聽著,這才想起了這號人物。
寧王,是先帝最幼的兒子,也是皇帝最寵愛的弟弟,在皇帝登基前,竭儘全力的輔佐兄長,在皇帝登基後,便遠離了政治的中心,隻問詩書。
也是懷嘉學派的參與者之一,在古物品鑒和吟詩作賦方麵頗多建樹,此外,還對香料頗有研究。
辛夫人說完這話,便火急火燎的想要離去,她問過這熏香的品質,便深知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好門路。
宋熹之見她急成這副模樣,便也沒留她,等她走了之後,便又把吳嬤嬤叫了進來。
“嬤嬤,我要你去宋府幫我辦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