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龍首華歆,鄭玄舉薦!(2 / 2)

“現在青州百廢待興,備廣求賢才,今得子魚輔佐,青州可興!”

顧如秉無比興奮的開口說道:“往後青州諸事,還望子魚不吝賜教!”

“主公言重了,歆孤陋寡聞,才疏學淺,恐難當此大任。”

華歆有些動容之色,搖了搖頭,立刻拱手說道:“歆有二三好友,才華遠勝於歆,願為主公薦之!”

“嗯?”

顧如秉心中大喜,立刻追問道:“不知是誰?”

就和他之前預料的一樣,像華歆這種當世名士,人脈極廣,隻要征辟了一個,那麼必然能舉薦其他好友!

“其一為邴原,字根矩,北海人士,之前黃巾作亂時,為避戰亂,隱居至遼東。”

華歆立刻開口說道:“邴原秉德純懿,有理世之才,歆書信一封,根矩必然親至!”

“那就勞煩子魚了。”

顧如秉目光閃爍,立刻點了點頭。

華歆和邴原、管寧交好,所以華歆向自己推舉邴原,顧如秉並不意外。

世人對邴原的評價極高,荀彧更是曾評價邴原“此一世異人,士之精藻”,處理州郡之事,絕對也是一把好手!

“至於第二人,名管寧,字幼安,乃是齊國名相管仲後代,同樣避禍在遼東。”

華歆皺了皺眉,說道:“不過管寧無心出仕,誌在隱居,恐怕不願出仕。”

聽到這話,顧如秉不由微微皺眉。

對於管寧,顧如秉自然也不陌生,其人高風亮節,隱居遼東,雖然是龍尾,但其實比華歆這個龍首、邴原這個龍腹的名氣更大!

魏文帝時,曹丕遣人安車去征辟管寧,管寧屢辭辟命,不肯出山。

後來曹睿在位時,華歆升任為太尉,華歆請辭,願將太尉一職讓給管寧,但哪怕如此管寧都上疏辭讓。

要知道,太尉那可是三公之一,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重,權傾朝野!

再後來,華歆、陳群、王基,又屢次舉薦,甚至後麵曹芳以“安車蒲輪,束帛加璽”的禮節去聘請管寧。

但那時,管寧剛好身死,享年八十四歲。

可以說,衝著華歆、陳群、王基全都這麼拚命的舉薦,就可以看出,管寧就絕非一般的泛泛之輩,是真有濟世之才在身!

顧如秉沉吟片刻,開口說道:“子魚可先書信相邀。”

“是。”

華歆點了點頭,拱手說道。

顧如秉目光閃爍,對於管寧這樣的大才,他不願意錯過。

先讓華歆書信一封,看看請不請的過來,如果實在邀不過來,他就禮賢下士,親自去請!

打定主意後,顧如秉看向華歆,開口說道:“子魚一路奔波,舟車勞頓,就先休息幾日,養足精神,再處理州事。”

“多謝主公,屬下告辭。”

華歆聞言一愣,心中一股暖流湧動,立刻點了點頭,拱手答謝,然後這才轉身離開。

華歆離開沒多久,一個甲士便急匆匆走進府上,單膝下跪,拱手說道:“主公,鄭大儒暫時並不願離開徐州。”

聽到這話,顧如秉並不意外,點了點頭,說道:“過幾日再去請。”

熟知三國曆史的顧如秉知道,鄭玄並不像管寧,隻要態度足夠誠懇,多派人請幾次,鄭玄必然會回青州。

更何況,自己又不是請鄭玄出仕,如果請鄭玄出仕的話,恐怕自己親自去請都不管用,現在自己隻是想請鄭玄回來理經治學罷了。

“是!”

甲士點了點頭,又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說道:“不過鄭大儒留有書信一封,說有一賢才,願舉薦給主公。”

“鄭大儒舉薦?”

聽到這話,顧如秉眼睛一亮,立刻開口說道:“快呈上來。”

“是。”

甲士點了點頭,立刻起身,將書信遞給了顧如秉。

顧如秉迫不及待的打開書信看了一眼,隨後不由一怔。

書信裡麵,鄭玄先是婉言謝絕了自己的邀請,然後又向自己舉薦了一個人,說此人有才華,可為使君用之。

而對於鄭玄向自己舉薦的這個人,顧如秉可以說是無比的熟悉!

畢竟曆史之中,這個人便一直跟隨劉備東奔西跑,是劉備前期少有的幕僚之一,堪稱蜀漢集團的創業元老。

曆史上,劉備領益州牧之後,此人更是被拜為秉忠將軍!

而這個人,不是彆人。

正是孫乾,孫公祐!

而現在,孫乾人在徐州,如果不是自己改變了曆史的話,不出意外,孫乾要不了多久,就會被鄭玄舉薦給陶謙。

顧如秉收起書信,望向甲士,開口說道:“你再去徐州一趟,征辟孫乾。”

“是!”

甲士立刻點了點頭,拱手領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