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法正,孟達的風評就差很多了,因為孟達未能救助關羽,怕被治罪,又和劉封不和,所以最終背蜀投魏。
而法正對劉備可謂忠心耿耿,甚至曾為劉備放箭,二者高下立判。
不過孟達雖然投靠了曹魏,但是之後又在魏蜀之間舉
棋不定,後來諸葛亮北伐,孟達又準備歸順蜀國,結果卻被司馬懿率兵斬殺。
但是總的來說,孟達應該還是有能力的,也算是一員大將,用肯定是可以用,畢竟孟達說到底隻是為了活下來,和呂布截然不同。
“好,既然如此,幼安,待會兒就勞煩你帶我去見一見這法正和孟達了。”
顧如秉目光閃爍,開口說道。
聽到顧如秉居然要親自前去見法正,管寧有些吃驚,但最終也沒說什麼,立刻點了點頭,拱手說道:“是。”
很快,顧如秉就安排好了使者去見呂布,準備送些糧草輜重給呂布,同時讓呂布改投他處。
安排妥當之後,顧如秉便迫不及待的離開了府上,隻帶上幾個親衛,在管寧的帶領下,向法正和孟達的居所趕去。
很快,顧如秉便在管寧的帶領之下,來到了法正和孟達的住處,然後叩響了房門。
不久之後,一個青年便打開了房門。
青年大概十八九歲左右的年紀,身材瘦削,眼睛細長,頭束戎冠,雖然年輕,卻給人一種極其沉穩的感覺。
看到管寧後,法正眼睛一亮,剛想說話,便看到了顧如秉,不由一怔,反應過來之後,有些受寵若驚的拱手道:“見過劉使君。”
“哦?”
見法正一眼就認出了自己,顧如秉有些驚訝,問道:“難道先生此前見過我?”
“倒是未曾見過使君。”
法正搖了搖頭,立刻說道:“不過使君氣度不凡,又是管長史帶來,想來除了使君,也彆無他人了。”
“哈哈哈,孝直,還是你會說話。”
這時,管寧笑了一聲,開口說道:“不請我們進屋嗎?”
“不知使君大架光臨,未有準備,小舍簡陋,恐招待不周,還望使君見諒。”
聽到管寧的話,法正立刻對著顧如秉說道:“請!”
“那便打擾了。”
顧如秉臉上也浮現出一絲笑意,看到法正這個態度,覺得收下法正應該是十拿九穩了。
不過想想也是,法正並非隱士,劉璋安排他做縣令他都願意做,可見法正不僅有入仕之心,甚至入仕之心是很強烈的。
否則曆史之中,法正也不會覺得自己在劉璋帳下懷才不遇,最終投靠劉備,前去邀請劉備入蜀了。
說起來,征辟法正自己壓根就不需要親自前來,隻需要派人去請法正,法正絕對不會拒絕,就會親自來府上。
也就是顧如秉知道法正的才能,格外重視法正,才願意禮賢下士,親自來請。
很快,顧如秉就跟隨法正,走進了法正的住所。
在法正的居所之內,還有一個身材健碩的青年,此時正捧著一卷竹簡,專心致誌的看書。
看到法正帶著管寧和顧如秉進來後,孟達不禁一愣。
瞬間,孟達也意識到了顧如秉的身份,立刻放下竹簡,站起身來,對著管寧和顧如秉一拱手,開口道:“見過劉使君,見過管長史!”
“不用多禮。”
顧如秉看著孟達,笑道:“閣下便是昔日涼州刺史孟他之子?”
孟達之父孟他,曾任涼州刺史,當然,這個刺史之位並不是靠著政績混上來的,而是靠著賄賂張讓得來的。
再聯想到孟達的事跡,顧如秉隻能說……虎父無犬子。
“正是。”
孟達點了點頭,立刻拱手說道:“久聞使君大名,不知劉使君到來,有失遠迎,還望使君不要怪罪。”
“備也是冒昧打擾。”
顧如秉搖了搖頭,開口說道。
很快,四人席地而坐,顧如秉也沒有客套,稍微聊了幾句之後,便直接說明了來意:“實不相瞞,現今天下紛亂,群雄爭鬥不斷,百姓民不聊生。”
“備不量力,欲申大義於天下,還百姓以太平,隻恨力有不足,幼安跟我說,二位皆有負有大才,備自此前來,是想請二位助備共扶漢室!”
…………
(ps:求收藏!求追訂!讀者老爺們給點月票鼓勵下小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