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兩碗。”
方雪梅原本還以為能吃一頓再回家,一聽阿娘隻要了兩碗,就知道準沒戲。
果然,劉氏掏了一個銅板遞給她,“你們兩個去那邊攤子上,買杯拜倒年(葵花籽)吃,我和你嬸子說會兒話,可彆走遠了啊!”
方雨桐暗暗鬆了一口氣,她吃飽了,再讓吃一碗素麵,飯量不怎麼大的她,還真有些困難。
“阿娘,粗鹽給你……”
“哎呦!就給了你五文錢,咋買到這麼多?”
劉氏接過粗鹽包,一臉驚訝。
“在陳家鋪子上買的……”
一句話,讓其他三人都愣住了,趙媒婆率先反應過來,說道:“這一包下來,少說也怕要五十文錢吧!”
“這老陳家,就是會做人,以後你家雪梅嫁過去,就等著享福吧!”
原本正暗罵陳家手指縫太大的方雪梅,一聽這話,臉色好看了些。
好歹,也是在給她做臉。
她可不能不知好歹。
暗自決定,等她嫁過去,要好好操持這個家,定不能叫娘家這幫子窮親戚,扒著吸血。
劉氏卻是眉開眼笑,這麼多天的提心吊膽,在這一刻,全都煙消雲散了。
她樂滋滋地看著那包粗鹽,恨不得看出一朵花兒來。
兩姊妹離開後,飄飄欲仙的劉氏,又想起了另一件喜事兒。
“她嬸子,快給我說說,你剛提的那個男娃子,到底是誰家的?”
趙媒婆有些為難,遲遲沒開口,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直到攤主一句吆喝:“麵來嘍……”
想著吃人嘴短,早說晚說都得走這一遭,這才硬著頭皮說道:“就……就是陸家村的陸文且。”
“陸家村的?”
不想劉氏因著離鎮上遠,對陸文且的大名知之甚少,反應了半天,才恍然大悟地想起陸家村的位置,確實挨著鎮子。
點點頭說道:“聽著還行。”
“那陸家娃子多大了?”
趙媒婆對劉氏的反應有些懵,不過轉念一想,也就想通了。
那陸文且的名聲再大,也不可能傳出幾十裡路遠。
她如數家珍地介紹道:“比你家雨桐大了兩歲,今兒十八了,是個老來子,在他八歲的時候,他爹就過世了。”
“上頭有一個哥哥,比他大了十幾歲,娃子都快十歲了,長兄如父,家裡都是老大在操持。”
“除了這大哥,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嫁在外村,一個嫁在鎮子上,家裡條件都還可以,你家雨桐嫁過去,日後也能得些助益……”
劉氏越聽越滿意,暗道這碗素麵真沒白請。
打量著劉氏笑得滿是褶子的臉,趙媒婆覺得火候差不多了。
“不過,人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到底是老來子,老人難免就嬌慣了些……”
“這陸家娃子啊,性子有些個跳脫,想一出是一出的,但人絕對是聰明的,不但長得人高馬大,還有股子闖勁……”
趙媒婆敢對天發誓,她絕對沒騙人。
你說他能不聰明嗎?天天在鎮子上招貓逗狗,靠著那張小白臉,到處混吃混喝,招搖撞騙,連花樓裡的姑娘,都被他騙去不少贖身銀錢。
闖勁更是大,時不時拿著砍刀和大棒,在街麵上喊打喊殺,進衙門更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