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錢的事兒,就這麼說定了,等辦完這場事兒,我就跟文且親自去他家一趟。”
那十兩銀子,就算娘家人不還,方雨桐也沒一點兒意見,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方正田兩口子卻聽得老淚縱橫,看向她的眼裡,都透著感動的光。
第二天晚上,這是狗順在陽間的最後一晚,法事做得很是隆重,院子裡的空地上,道士用白灰畫了一座很是豪華的府邸。
方雨桐曾聽人說,那叫閻王殿,閻王殿上放著七盞油燈,說是啥七星陣。
閻王殿上方,懸著一條近兩丈長的紅布,兩頭各搭在桌子上,做成奈何橋。
鑼鼓齊響,幾個孝子賢孫,扶著他的牌位在奈何橋上來回遊走,好讓他熟悉陰間的路。
陸文且等人,便跪在奈何橋兩旁,不停地燒紙錢。
道士來回跳動著,麵前放著閻王爺的畫像,嘴裡念念有詞……
方雨桐站在不遠,仔細聽了聽……
“……我說兄弟啊,你可得好好聽我說,過了黃泉路,那兒有個老人家,她的名兒叫孟婆……”
“……這湯你可彆貪多,喝上一碗就足夠,擦擦嘴,你再接著往下走……”
她聽得很是詫異,沒想到道士念出來的經文,竟然這般通俗易懂,跟書本上的那些個子乎者也完全不一樣,說得還是這邊的方言土話。
咿咿呀呀地,鬨到雞都叫了三遍才算完,不要說幾個又唱又跳的道士,就是方雨桐這些個在一旁閒看的,都累得不輕,走著路都恨不能睡過去。
四下安靜了,方雨桐趕緊躺床上眯上一會兒,感覺剛睡下去沒多久,又被“噹”地一聲銅鑼聲驚醒,她眼都沒睜開,就一滾起了床。
吃過早飯,她在道士的提示下,找了一個大碗,拌了滿滿一大碗飯和菜,還往裡麵倒了三杯酒,灌進昨兒個就準備好的兩個小瓦罐裡。
這兩個小瓦罐,俗稱糧罐子,一會兒要帶上山的,苟順吃飽了,才好上路。
“你也吃!”
陸家三嬸走過來,低聲告訴她,“多吃幾口,對你自己有好處……”
“這,這樣好嗎?”
方雨桐將信將疑地看著她。
這可是相當於和死人搶吃的。
“你這孩子,這般看著我做啥?嬸子我還能害你不成?”
三嬸看她不吃,從她手裡搶過木勺,挖上滿滿一勺,就往她嘴邊湊,“快吃!這可是食祿,吃了不但對你自己,就是對你們將來的兒孫後代都好……”
“我……我自己來。”
方雨桐看她說得不像是玩笑話,便主動從她手上,把木勺給搶了過來。
飯裡伴著菜,還有撲鼻而來的嗆人酒味兒,方雨桐實在有些咽不下去,隻是象征性地吃了兩口就算。
三嬸看不過眼,又去取了一把大木勺過來,大口大口地往自個兒嘴裡塞,一邊塞,一邊示意她跟著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