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要不是她豁出去,這會兒隻怕都被那養豬漢子拉回家了。
三年!她能不能在那個壯漢手下活過三年,都尚未可知。
雖說這個鹽鋪子掌櫃,看著脾氣不太好,但跟那五大三粗的養豬漢子一比,還是好上不要太多。
更彆說,旁邊還有一位掌櫃娘子坐鎮呢。
想來,隻要她本本分分地把娃子帶好,熬過這五年,日子定能越過越好。
掌櫃的重新取了一張身契,把三年改做五年,領著江璃出了鋪子,官府在離這兒的不遠處,設立的有登記點,到那兒把印章一蓋,這張身契,就生效了。
回到家,牛媽對新來的江璃很是熱情,又是幫著燒熱水,又是幫著找衣裳,還把前兩個月剛做的新棉衣拿出來,讓她穿上。
現如今,有床鋪和被褥的空房間,隻有方老婆子曾住過的那間。
方雨桐自然不會讓她住進去,便讓她先跟牛媽擠一處睡著。
吃過午飯,方雨桐就讓男人出了門。
一個時辰後,呼啦啦拉了滿滿一牛車回來。
不但大人睡的床買回來了,娃子睡的搖搖床也買了,還有兩床嶄新的厚棉被,和十斤蓬鬆的棉花。
“牛媽,你先把手裡的針線活放放……”
方雨桐遞了一兩銀子給她,吩咐道:“江娘子對這邊怕是還不熟悉,你帶著她去街上認認路,再給她買兩塊棉布,讓她做兩身替換衣裳,被單被麵枕頭那些麵料啥的,也得買回來,記得多買一套,洗了以後才有得替換……”
“還有過冬的衣裳,也比著你的來,先做兩身,剩下有多的銀錢,你們自己看著買點啥……”
這幾個月,牛媽的表現還不錯,為了獎勵她,也為了讓江璃好好跟她學,方雨桐許以重利。
這些東西,頂了天也就半兩銀子,牛媽最少也能落下五錢,咋分配,就看她自個兒了。
江璃聽得熱淚盈眶,膝蓋一彎又跪在了地上,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謝夫人大恩……”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現在她渾身上下,就穿了一套裡衣和一套單薄的外衣,夫人給她買冬衣被褥,可比雪中送炭還叫她感動。
彆跟她說啥這是主子應該做的,沒出嫁的時候,她也曾跟著阿爹,去能買得起下人的人家請過幾次脈。
她記得清清楚楚,那些人家的下人,可沒這待遇。
還想要棉衣?
做夢吧。
都是穿著單薄的衣裳,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嘴唇烏黑。
她還曾問過阿爹,為啥主家看著也不差銀錢,卻連給仆婦置辦幾身厚衣裳,都舍不得?
阿爹說,越有錢的人,就越是小氣。
有些講究的清貴人家,不止是對下人,就是對自己的兒孫,都格外嚴苛。
飯,不叫吃飽。
衣,不叫穿暖。
天天講究啥“想要孩兒安,必得饑與寒”,生怕養出個懈怠憊懶的後代。
那些娃子,通常小小年紀就把胃給餓壞了,身子瘦弱不說,個兒還長不高,有些還來不及成親,就一命嗚呼赴了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