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主任,孫主任,陳醫生。”
喬遠明和高晉平的妻子一起被護士喊了過來,在這種事情上,高晉平這位女婿那就屬於外人了。
“坐吧。”
吳萬壽招呼兩人坐下,還讓護士給兩個人倒了一杯茶,這才開始給兩個人說情況。
“我之前就和你們說過,你母親的這個病屬於風心病,而且病程已經很長了,超過十年了。”
吳萬壽道:“這一次住院,病情就已經相當棘手了,這種情況,在臨床上,要麼常規保守治療,要麼手術治療,不過你母親的年齡大,身體差,手術病不耐受,這一段時間治療呢,效果也不是很好........”
喬遠明點了點頭。
現代醫學在普及方麵要比中醫做的好,很多病症,即便是不學醫的人,聽名字也能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
不得不說,這一塊,華夏的傳統文化缺失的太厲害了。
就像看中醫,甚至有不少患者抱怨中醫說成語,諸如提壺揭蓋、效如桴鼓、閉門留寇之類的。
這些東西其實就是正兒八經的傳統文化了,這些東西很多人要是都聽不懂,還要怪中醫醫生故弄玄虛,那就有點太過了吧?
很多人對中醫之所以不了解,和接受的教育有關,和傳統文化的缺失有關,不能一味的去怪中醫人故弄玄虛。
其實大多數中醫人並沒有賣弄的意思,而是學醫的時候學的就是那些東西,無論是中醫的一些典籍,還是前文醫案,都是古文,文言文。
久而久之,一些說法,一些解釋,不免就保留了那種習慣。
有一說一,因為華夏民族百年間的落後,一刀切的引進,確實遺留了不少東西。
華夏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走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在完全落後的情況下迎頭趕上,甚至超越,不免會有種種不足。
但是,作為華夏人,應該去正視這些東西,而不是一味的去詆毀傳統文化。
言歸正傳。
喬遠明姐弟是很清楚他們母親的情況的。
像喬遠明母親這個年齡,這種病,放在任何人身上,風險都是很大的。
心臟病,隨時都是有著危險的,哪怕住在醫院,醫生們搶救不過來的概率也並非沒有。
事實上住院這一段時間,喬遠明的母親也發生過兩次危險,好在都搶救過來了。
“陳醫生也是你們請來的,剛才陳醫生做了檢查,也和我討論了一下,一些情況我們現在給你們說一下,具體怎麼做決定,你們考慮。”
說著吳萬壽看向陳陽。
陳陽也把情況說了一下,道:“從脈證方麵來看,患者現在的情況確實很棘手,雀啄脈,這種情況,不出意外的話,也就還能堅持十天半個月......”
“剛才我檢查的時候,發現患者的太溪脈還微弱可辨,所以現在還可以試一試,不過依舊有著不小的風險.......”
“陳醫生,吳主任,我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
聽著陳陽說完,喬遠明沉吟了一下,問:“你們的意思是,如果現在用陳醫生的方法治療,我母親還有好轉或者說痊愈的可能,如果不治療,我母親的情況依舊是現在這個樣子.......”
“不能這麼理解。”
吳萬壽道:“如果你母親依舊是現在的情況,就隨時還有出現生命危險的可能,我們也隻能儘力,萬一搶救不過來.......”
陳陽看了一眼吳萬壽,不得不說,這位吳主任還算是一位不錯的醫生,並沒有完全隱瞞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