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洛軍的到來,無疑讓大家很激動。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偶像,宋洛軍和文修平等人,無疑就是中醫人的偶像,能見到偶像,自然是非常開心又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宋老,趁著這個機會,您也給年輕人說幾句,鼓勵一下大家。”
董永年笑著對宋洛軍說道。
“那我就說兩句。”
宋洛軍笑著道:“大家都是杏林的中流砥柱,譚嗣同有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放在一個國家,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放在一個行業,少年則是行業的未來,大家作為青年醫生,更應明白自己肩負的曆史使命。”
“曆朝曆代,都有名醫傳世,我們在學習一位醫家的思想的時候,就要努力的去靠近他、了解它,然後超越他.......”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是無數前人都在探討思考的問題,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學醫的,如果隻是為了身家溫飽計,那麼也隻能成為以醫術為職業的技工,倘若學醫是為了濟世活人,續岐黃大業計,那麼就可以以醫如刀,成為像孫思邈說的那樣的蒼生大醫,影響深遠。”
“其實一個人的成就和目標是成正比的,這就好比我們買菜砍價一樣,你的心理價位低,有可能就會砍到最低價,你的心理價位高,有可能你砍的價老板還覺得很高。”
“我們學醫之初,給自己定的目標,是養家糊口還是學醫濟世活人,目標不一樣,願力不一樣,你付出的也就不一樣,如果我們給自己定一個比較高的目標,同時用心去做,最後哪怕我們沒有達成目標,也會發現我們進步了很多。”
“醫是不分中西的,我們首先要明白我們學醫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學醫是要讓自己有能力在麵對疾患的時候不至於束手無策,不至於隻能旁觀,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我們在學醫的時候,不要去考慮彆人學了多少,彆人會多少,而要去考慮自己學了多少自己會多少,彆人會的我們就不去學,彆人懂得我們就不去懂,到最後也隻能成為什麼也不懂的人.......”
剛開始,一些人還沒有聽出宋洛軍的言外之意,還以為宋老隻是給大家講學醫的目標,可聽著聽著,一些人就聽出來了,宋洛軍這一番話說的是旬佳宏。
旬佳宏昨天說,現代醫學發展到現在程度,在急救方麵已經有著相當大的優勢,中醫沒必要去爭,換過來豈不是和宋洛軍說的一樣,彆人懂了,我們就不去懂?
旬佳宏並不笨,自然也聽出了宋洛軍的言外之意,原本旬佳宏還對宋洛軍的突然到來有點意外,可這會兒他有點明白了,外公這是特意來點他的。
“自古醫就是道,就是在修行,古人講,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當先。所以願立則病人可救,心發則醫道堪成。”
原本今天是臨床病案交流,不過因為宋洛軍的到來,臨床交流稍微延遲了些許,眾人就聽著宋洛軍講話,宋洛軍這種層次的中醫講話,給人的感受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就像宋洛軍說的,醫就是道,像宋洛軍和文修平等層次的醫生,那是真的已經觸摸到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