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兩麵包夾芝士!(1 / 2)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六日,索姆河戰場就像是張開血盆大口的饕餮,撕碎了無數的士兵,滋養著自己。

大秦軍隊付出了無數的炮彈與裝備,卻至今沒能跨過江岸。

如此難堪的戰績,讓沐鴻和賀正業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兩位老將都清楚,這樣的攻堅戰即便是把韓信乃至東土曆代名將拉來坐鎮指揮,所能打下的戰果也不會超過二人太多。

因為戰爭,隻要是戰爭,就一定會有傷亡,越是害怕傷亡的將領,就越是容易造成最大的傷亡。

此時交戰雙方就像陷入瘋狂的賭徒,士兵甚至是金丹修士都成為了他們的籌碼,都在不斷的將士兵們往戰場中填,都希望對方撐不下去崩盤。

然而現實卻是雙方僵持在了索姆河上,無數的士兵被淹沒在了這滔滔江水中。

戰場上到處都是屍體,有的地方甚至堆積出了血肉小山,蟲鼠們在其中穿梭,享受著饕餮盛宴。

大秦營帳中,副官悄悄走到對著地圖發呆的沐鴻身邊,說道:“將軍,您已經好幾天沒合眼了,該休息休息了。”

沐鴻聞言回神,揉了揉自己酸脹的雙眼,問道:“敵我損失幾何?”

“六朝聯軍傷亡累計七十餘萬,損毀玄靈重弩八百餘門,紅纓大炮二百二十餘門。”

“我軍傷亡二十八萬餘,戰車千餘輛。”

沐鴻沉默著向軍帳外走去,剛出營帳,濃烈的硝煙味夾雜著血腥味撲鼻而來。

他看向江麵,隻見原本波光粼粼、藍中泛青的江水已經變得混濁不堪,殘肢斷臂和戰車碎片在水麵上起起落落。

今天難得的有些平靜,沒有炮擊,沒有空戰,都默契的鳴金收兵,休養生息。

打到現在,雙方已經有些疲憊了。

沐鴻看向一旁的副官,說道:“將戰報發回玄玉京吧。”

“是。”

……

戰報很快就送回了玄玉京,送進了禦書房。

禦書房中很快就響起了瓷器碎裂的聲音,侍女們低著頭沉默地進去將滿地的瓷器碎片收檢運走,同時換上新的官瓷,而後悄悄退出禦書房。

嬴千秋盯著一旁放著的中州地圖,南方已儘歸於秦,而在北方,還有六大仙朝阻礙著秦朝一統中州的大業。

首當其衝的便是大魏,大魏東西兩側分彆是趙與韓,其上又是楚與燕,最後便是雄踞北方的大齊。

而在魏朝與韓朝的版圖之上,有兩個巨大的紅點,一個代表著沐鴻與賀正業率領的集團軍,一個代表著韓信率領的裝甲集團。

她大秦的鋼鐵雄師是要踏遍中州每一寸土地的,斷沒有停下的道理。

“雲詩,將戰報發給韓將軍。”

“是。”

……

大秦西進部隊的營帳中,韓信捏著手中的戰報久久不語。

這是從玄玉京傳來的索姆河戰報,詳儘的記錄下了秦軍的傷亡和裝備損耗。

這不是秦軍第一次在戰場上遇到正麵阻擊,但卻是第一次打出這麼大的傷亡比。

而在軍帳的另一邊,在鋪開的沙盤前,眾副將與參謀們已經就下一步進攻哪裡展開了爭論。

“打韓朝的國都,陽翟距離我們僅有三百餘裡,以我軍行進速度完全可以朝發夕至,且韓朝重兵皆在邊關,它們此時不敢輕易調離,最適合打陽翟。”

“我認為應該北上打兩江,這裡是韓朝的糧倉,拿下這裡就等於捏住韓朝的七寸,我們打下這裡,就是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

韓信被他們的爭執吸引,起身走到沙盤前,將兵馬的模型推到了千裡外的趙國,停在了一個叫燁陽的地方。

韓信指著推過去的模型說道:“打這裡。”

一個副將行禮道:“將軍,恕屬下愚鈍,此地既非糧倉,也非戰略要衝,我們為何要大費周章的去攻打燁陽?”

韓信搖著頭解釋道:“我沒說打燁陽,我們去索姆河,給魏朝來個兩麵夾擊。”

“包圍了索姆河的三百萬軍隊,六朝必然會被重創,且我們這個包圍圈內,既有韓朝的國都陽翟和它的糧倉兩江,又有魏朝的臨時國都寧靖,還能牽製住趙國的精力,更是解了我大軍北上的難題。”

“一舉多得,而且以我們的行進速度,奔襲千裡完全不是問題。”

一眾副將與參謀順著韓信的思路想下去後,頓時覺得這個計劃得可行性和收益要遠高於攻打陽翟和兩江。

“將軍真乃兵仙降世,此計甚妙!隻要我們打下了燁陽城,途徑諾門坎平原,一路南下,便可與沐將軍前後夾擊大魏精銳,那三百萬雄兵就成了秋後的螞蚱,可任由我們拿捏!”

“將軍真是用兵如神呐!末將佩服!”

見眾人一致同意攻打燁陽,韓信大手一揮,說道:“傳我命令,全軍向東突進,目標燁陽!”

“是!”

……

隨著西部大秦軍隊轉道攻打東部的消息傳到大魏流亡朝廷所在的寧清城,當即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無數文官譴責彈劾著武將集團,武將們則據理力爭的陳述邊關的無奈。

兩方勢力都就這個問

題爭執不休、推卸責任,而端坐於高台上的褚陽輝則麵沉如水、目光冰冷的盯著下方爭吵的官員們。

最終,在察覺到帝王臉色不對後,雙方又靜悄悄的站好,低頭謝罪道:“臣等罪該萬死,陛下息怒。”

“你們確實該死!我大魏數百萬兒郎在外護衛國土,你們卻在這裡屍位素餐,在相互指責。”

“這是東郊市集嗎?這是我大魏的皇宮,我朝處理朝政的地方,豈能容爾等在此喧嘩吵鬨!”

“陛下息怒,臣等知錯。”

一眾大臣跪了下來,將頭埋的很低,不敢去看發怒的帝王。

褚陽輝也收了火氣,朗聲道:“今日朝堂爭論者,一律罰沒半年俸祿,所罰俸祿儘數充為軍餉。”

“你們,可有異議?”

“臣等遵旨。”

褚陽輝看向下首的兵部尚書,說道:“邱大人。”

“臣在。”一個老臣從隊列中走出,行禮應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