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用崇拜(2 / 2)

明明內地的待遇更高啊!

嗬嗬,你以為他們不想嗎?

影視行業最需要的不是演技,而是朋友圈,難道真有人以為是劇組上門請你去拍戲?

人是會抱團的生物,對其他不熟悉的外來人物有天生的抵觸感!

劇組這一行向來都是先有關係再有工作!

早期香港幕後團隊北上,用的就是港台演員。

彆的不說,就說唐人好了,早期的幾部劇《絕代雙驕》、《天地傳說之魚美人》、《天地傳說寶蓮燈》…

演員團隊基本都是港台演員!

再後來,誰他媽管你是誰?

而且大部分演員的可取代性太強了。

美女?有的是。

帥哥?有的是。

讓誰上當然就是看關係網了。

而且,他們的演技真不見的有多好…

對比一下,兩版《還珠格格》,鄧萃雯跟戴春榮。

戴春榮的身體一直是端著的,每每轉頭晃頭,動作都較微、慢,一方麵體現從小被規訓的貴族背景,另一方麵皇後的威嚴也無聲地表達出來,這就是儀態,即便是扇人巴掌會導致頭飾耳環亂晃,但她上身基本定住,頭更不會亂晃亂搖!

鄧萃雯就不一樣了,習慣性晃頭搖肩扭脖子扭腰,幅度偏大,表情太過,耳環頭飾晃個不停,很難相信這是貴為皇後母儀天下的日常姿態,典型的肢體表演無說服力!

TVB流水線模式出來的演技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商業味、廣告味濃,動作誇張,人物神態姿勢動作往往要多,隨便剪輯一下做鬼畜廣告都毫無違和感,甚至略帶喜感!

演員要麼體驗派,要麼表現派,全球通用的,TVB不一樣,因為追求速成,就是純套路化了,李邵紅點評楊蜜那塊,TVB演員倒很適用!

黎耀祥在《戲劇浮生》多年才悟的一些心得:很多演員把演出時常用的反應變為理所當然,慢慢地演員就離生活愈來愈遠…演的多、經驗豐富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候還會成為障礙,TVB對演員高強度的壓榨往往會讓他們變成隻會演戲但不會生活的“木偶”,而這正是演員大忌。

當然啦,有感悟跟能做到是兩個概念!

黎耀祥在內地拍戲,表現得也不好,經常就是四處溜的眼神、身體動作、對手交流節奏,能看到很明顯TVB式表演痕跡…

……

房間,沈言在看電視…

《仙劍三》…

哦,《仙劍三》東南衛視二輪上星!

一輪是在江蘇衛視獨播,江蘇衛視的開年大戲~

平均收視1.36,穩居同時段電視劇第一…

二輪依舊上星播出,東南衛視、深圳衛視還有浙江衛視…

其實,央視和湖南出價比BJ、東南衛視、江蘇衛視包括浙江衛視低,但是央視還有芒果台基本不會拖尾款。

施施洗完澡,招呼沈言給她吹頭發:“哇,你在看《仙劍三》?”

“…欣賞一下…”

沈言起身,接過吹風機…

“你覺得好看嗎?”

“…還行,挺有意思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