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有人吸引李稻花的視線,他們就不用擔心自己會被她罵,罵了他,可就不能罵我了哦~
就在大家對這場罵戰的忍耐性快到極限的時候,東風來了。
北平日報率先發力,刊登出一則報道,名為《下崗記對棉紡廠的改革啟示》。
詳細記錄了孟和平他們拜訪李稻花,到上課,以及川棉紡廠在春交會上的出色表現。
最後總結,李稻花在《李幺妹下崗記》中描述的棉紡廠改革方向是完全可實現,可複製的,甚至不是一條單一路線,因地製宜,舉一反三,應該能成為更多工廠的改革參照。
接著就是北平晚報,不同的記者,相同的是川棉紡廠的成功。
走入困境的棉紡廠不止川棉紡廠一個,如今隻有它一個成功突圍。
相比自己的失敗,彆人的成功更讓人痛苦,尤其是川棉紡廠距離北平這麼遠,他們都願意登門學習。
他們改革的精神和決心也讓中央發文進行稱讚。
已經寫好新一期稿子的董鬱看著鋪天蓋地報紙,上麵都是對李稻花的稱讚,憤怒的把稿子撕掉,怒吼聲,把鄰居們都嚇一跳。
他知道,就算自己寫出花來,現在也沒辦法中傷李稻花了,這次的罵戰是他輸了,而且輸的很徹底,鼻青臉腫的那種。
“快看!李稻花說的沒錯,這樣真的行!”陳麗拿著報紙趕快告訴自己老公,她就說李稻花能行。
劉衛東也看到報道了,那又怎麼樣呢:“人家行跟你有什麼關係,老實乾你的活吧。”
陳麗撇撇嘴,她已經習慣了,劉衛東再怎麼說,不耽誤她一遍又一遍的看報紙,她恨不得告訴所有人,李稻花寫的是真的!
報道一出,各單位聞風而動,距離近的,直接登門拜訪李稻花,距離孟和平他們近的,就先去拜訪孟和平。
很多人也是在這時候,才知道,春交會上出風頭的孟和平居然請了強力外援。
職工樓門口每天都有人堵著要見李稻花,剛開始李稻花還能騰出來時間聊幾句,很快就敗下陣來。
棉紡廠來就算了,印染廠,酒廠,電纜廠,甚至後來機械廠,拖拉機廠都跟風過來了。
有些東西,它不是營銷就行的,得有真材實料。
這麼多人,他們的正常生活都被打亂了,不止是他們,樓裡的人都被影響到。
每天上下班都要穿過擁擠的人群,做飯也要小心磕碰。
迫於李稻花的淫威,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隻敢背地裡蛐蛐,蛐蛐的時候還得保證身邊人都是安全分子,不會去告密。
最後還是學校出麵,不允許這些人進入學校,這場鬨劇才算結束。
李清泉也覺得是時候把《杜鵑創業記》放出來了,趁著這股東風,絕對能爆火。
李稻花的稿費也從千字四,換成了這篇的千字五。
又是二百多入賬,上次存起來一百,零錢六十多都還沒花完。
《杜鵑創業記》發布之前,北平文藝甚至還做了宣傳,很多人早早就開始期待這期的北平文藝。
聽說是個體戶創業的故事,無數待業小年輕都摩拳擦掌,還有些中年人,他們是為自己的孩子操心,為孩子買一本,好歹有個事做,不至於每天到街上瞎溜達。
天知道,每次他們聽說哪裡打架了,誰被抓走了,都得忙著打聽是不是自己家孩子。
《杜鵑創業記》發布當天,有些工廠還出現了群體請假現象,就是為了回家買北平文藝。
“沒有?北平文藝這麼好的期刊你都不進,你這書店還開什麼啊?”
一個搶著過來買《杜鵑創業記》的人被告知沒有北平文藝,怒不可遏,他可是專門請假過來的。
他的嗓門很大,在他後麵,甚至是在書店外麵的人聽到後也憤憤不平。
“不是我們沒有進,是買的人太多了,我們書店的北平文藝都已經被買走了,你們上彆的地方去吧。”
營業員也不慣著他們,沒跟他們對罵都是好的,讓他們去彆的地方看看都是她服務好。
“走,我們去彆的書店!”
北平的書店不止一家,隻不過中間的距離比較遠。
“什麼?你們還要貨?最快也要等到三天後了。
我知道你們急,大家都急,對,都堵著呢,總要有個先來後到吧,你彆來,我這也堵!”
北平文藝裡,電話鈴聲就沒斷過,他們之前準備充分的印刷數量根本就不夠。
不止是北平的老百姓在搶購,周邊的書店也都聯係要進貨。